词典 侗族 侗族的意思
dòng

侗族

简体侗族
繁体
拼音dòng zú
注音ㄉㄨㄥˋ ㄗ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òng tǒng tóng,(1)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组词】:侗族。侗剧。(2) 〔侗胴〕形状。(3) 诚实的样子。 ◎ 幼稚,无知。 ◎ 同“统”。

zú,(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组词】:族规。族长。家族。(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组词】:种族。(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组词】:民族。(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组词】:宗族。氏族。部族。(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组词】:芳香族。(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组词】:族灭。(7) 聚合,集中。【例句】:云气不待族而雨。

基本含义

指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

侗族的意思

侗族 [dòng zú]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

侗族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 贵州、湖南 和 广西 的毗连地区。


国语词典

侗族 [dòng zú]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的交界地区,人口约二百五十万。为古百越的一支。主要以水田农业为生,兼营林业。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与自然物。使用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长期与汉人交往,语言亦杂有汉语的成分,通用汉文。男尊女卑,女子生育后才从夫居。住屋多为吊脚楼,倚斜坡建筑。


侗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月三释义: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 2.
      下司镇释义: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3.
      侗剧释义: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地侗族聚居的地区。
    • 4.
      侗寨释义:侗寨即侗族村落,大多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体布局在大致分为平坝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种。
    • 5.
      侗戏释义: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广西、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 清 嘉庆、道光 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 6.
      侗族释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251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1949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地方。
    • 7.
      侗族大歌释义:侗族民歌的一种。侗语称“嘠老”或“嘠玛”,多在节日或招待宾客时演唱。有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两种形式。演唱时,一领众和。起头带有朗诵或戏剧性咏叹风格,中间乐句随歌词的吟诵进行,曲调悠扬婉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 8.
      古木房释义:贵州沿河县木房在湖南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 9.
      嘎锦释义:侗族曲艺曲种。 流行于 贵州、广西、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嘎锦”侗语意为“叙事歌”。唱调具有民歌特色。传统曲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 10.
      坐妹释义:是侗族和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方式。行歌坐夜,侗族“坐妹”在不同的侗族地区又分别称为又称玩山或走寨。
    • 11.
      月地瓦释义:“种公地”,是侗族青年男女饶有兴趣的一种恋爱方式,是青年男女之间的一种娱乐、交友为主劳动为辅的社交活动。
    • 12.
      溪洞释义:亦作“溪峒”。古代指今部分 苗族、侗族、壮族 及其聚居地区。
    • 13.
      珠郎与娘美释义:侗族民间故事、叙事长诗。青年情侣珠郎与娘美为争取婚姻自由离家出走,受雇于恶霸地主吴银宜。吴银宜欲霸占娘美,遂害死珠郎。娘美佯允改嫁吴银宜,用智谋将他杀死,携珠郎遗骸远去。
    • 14.
      琵琶歌释义:中国贵州南部侗族的一种单声部民歌。
    • 15.
      芦笙释义:簧管乐器。 流行于苗族、瑶族、侗族地区。形制多样。较常用的为六管芦笙。分两排插在长方形木斗中,吹气振动簧片发音。音色明亮浑厚。常用于独奏、合奏及舞蹈伴奏。
    • 16.
      苗族释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738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部分分布在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东和广西等省区。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1949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地方。
    • 17.
      风雨桥释义: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 18.
      鼓楼花桥释义:侗族鼓楼来源与侗族的“堂卡”、“堂瓦”,即与侗族“卡房”有直接的承袭关系。侗语中“堂”是大伙人的意思,“瓦”是说话的意思。
侗族是什么意思 侗族读音 怎么读 侗族,拼音是dòng zú,侗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侗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