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1) 一年的第三季。【组词】: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秋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组词】:麦秋。(3) 指一年。【组词】:千秋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
shuāng,(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组词】: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2) 像霜一样的东西。【组词】:柿霜。西瓜霜。(3) 形容白色。【组词】:霜鬓。霜刃。霜锋。(4) 喻高洁。【例句】: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1. 秋天的霜。
英[ frost in autumn; ]
2. 比喻白发。
例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英[ white hair; ]
⒈ 秋日的霜。
引《史记·李斯列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
唐 卢纶 《冬夜赠别友人》诗:“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
⒉ 常用以比喻威势盛大、品质高洁、言辞严厉、心志壮烈。
引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喜如春阳,怒如秋霜。”
《后汉书·孔融传论》:“懍懍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晋书·儒林传·范弘之》:“志厉秋霜,诚贯一时。”
⒊ 喻白发。
引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宋 苏轼 《老人行》:“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一任秋霜换鬢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⒋ 喻剑。
引三国 魏 曹丕 《大墙上蒿行》:“白如积雪,利若秋霜。”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时落叶黄。”
⒈ 秋天的霜。
引《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
《文选·曹植·朔风诗》:「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⒉ 比喻节操清高峻严。
引《晋书·卷九一·儒林传·范弘之传》:「志厉秋霜,诚贯一时。」
⒊ 比喻威势强大。
引《文选·潘岳·西征赋》:「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⒋ 比喻白发。
引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宋·陆游〈秋兴〉诗:「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