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喜起 喜起的意思

喜起

简体喜起
繁体
拼音xǐ qǐ
注音ㄒ一ˇ ㄑ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ǐ,(1) 高兴,快乐。【组词】:欢喜。喜悦。喜讯。喜剧。喜气。喜色。喜幸。喜乐(lè ㄌㄜˋ)。喜洋洋。欢天喜地。欣喜若狂。(2) 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组词】:喜事。喜酒。喜糖。喜蛋。喜联。喜幛。喜雨。喜报。喜庆。贺喜。报喜。(3) 妇女怀孕。【组词】:害喜。她有喜了。(4) 爱好。【组词】:喜爱。喜好(好)。喜欢。好(hào ㄏㄠˋ)大喜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5) 适于。【组词】:喜光植物。海带喜荤。(6) 姓。

qǐ,(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组词】: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组词】: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组词】:起锚。起获。(5) 领取(凭证)。【组词】:起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组词】:起伏。起劲。起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组词】: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8) 长出。【组词】:起痱子。(9) 拟定。【组词】:起草。(10) 建造,建立。【组词】:起房子。白手起家。(11) 群,组,批。【例句】:一起(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组词】:一起案件。(13) 自,从。【例句】:起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想起。掀起。兴(xīng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组词】:唱起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组词】: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基本含义

喜悦之情上升,情绪高涨。

喜起的意思

喜起 [xǐ qǐ]

1. 语出《书·益稷》:“﹝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孔传:“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后以“喜起”谓君臣协和,政治美盛。

喜起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喜起”谓君臣协和,政治美盛。

语出《书·益稷》:“﹝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孔 传:“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
清 黄宗羲 《子刘子形状》:“方且为内降,为留中不报,又何以追喜起之盛乎。”


喜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言诗释义:旧诗体的一种。以三字为句,故名。清 赵翼《陔馀丛考·三言诗》:“三言诗,《金玉诗话》谓起於 高贵乡公。然 汉《安世房中歌》‘丰草葽’及‘雷震震’二章,《郊祀歌》之‘练时日’、‘太乙貺’、‘天马徠’等章,已创其体,则不始於 魏 末矣。刘勰 又引《喜起歌》为三言之首,而谓诗之有三、五言,多成於 西汉,盖《国风》:‘山有榛’、‘隰有苓’,《周颂》:‘绥万邦’、‘屡丰年’之类。古诗中原有此句法,特 汉 初以之为全篇,遂成此三言之一体耳。”
    • 2.
      傩礼释义:大傩之礼。古代在腊月举行的驱除疫鬼的仪式。清 昭槤《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又於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儺礼之意,谓之《喜起舞》。”欧阳予倩《唐代舞蹈》第二章第六节:“行傩礼时,要选五百名年龄在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穿上红衣服,戴上假面具,扮作‘侲子’。”
    • 3.
      喜起释义:语出《书·益稷》:“﹝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孔 传:“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后以“喜起”谓君臣协和,政治美盛。
    • 4.
      喜舞释义:欣喜起舞;欢欣鼓舞。
    • 5.
      獧捷释义:灵巧敏捷。清 昭槤《啸亭杂录·顾总河》:“﹝ 顾琮 ﹞所统 河 上卒,教以兵法技艺,皆獧捷英俊少年。”清 昭槤《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凡大燕享,选侍卫之獧捷者十人,咸一品朝服,舞於庭除。”
    • 6.
      説风説水释义:谓撺掇怂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茶童见了钱,欢喜起来,又去説风説水道:‘娘子受了两杯,也该去回敬一杯。’”
    • 7.
      说风说水释义:谓撺掇怂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茶童见了钱,欢喜起来,又去説风説水道:‘娘子受了两杯,也该去回敬一杯。’”

喜起(xi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喜起是什么意思 喜起读音 怎么读 喜起,拼音是xǐ qǐ,喜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喜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