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木索 木索的意思
suǒ

木索

简体木索
繁体
拼音mù suǒ
注音ㄇㄨˋ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suǒ,(1) 大绳子或大链子。【组词】: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2) 搜寻,寻求。【组词】:索引。思索。搜索。探索。(3) 讨取,要。【组词】:索还。索求。索取。勒索。(4) 尽,毫无。【组词】:索然无味。(5) 单独。【组词】:离群索居。(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智力、才能低下。

木索的意思

木索 [mù suǒ]

1. 刑具。木指“三木”,索即绳索,用以拘系犯人。

木索 引证解释

⒈ 刑具。木指“三木”,索即绳索,用以拘系犯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於圜墙之中。”
唐 杜牧 《华清宫》诗:“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
宋 苏轼 《策别六》:“今州县之吏,受賕而鬻狱……则至於婴木索,受笞箠,此亦天下之至辱也。”
明 刘基 《送海宁张知州满任去官序》:“租赋时集,木索不用,譁訐之声,化为弦诵。”


国语词典

木索 [mù suǒ]

⒈ 用以拘系犯人手足的刑具。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


木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索释义:谓披枷戴锁。语本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清 钱谦益《何母丘太孺人七十序》:“一邑之中,士者于庠,农者于野,贾者于市,负担者于途,緇黄者于寺观,关索者于囹圄,有一不为太孺人祝者乎?”
    • 2.
      圜门释义:圆门。狱门。清 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身婴木索入圜门,白日阴沉欲断魂。”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朝鲜疏》:“金墉十年,内外隔絶,圜门棘户,穴通饮食。”
    • 3.
      榜箠释义:亦作“榜棰”。 鞭笞拷打。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梁书·良吏传·沉瑀》:“悉使著芒屩粗布,侍立终日,足有蹉跌,輒加榜棰。”《旧唐书·王毛仲传》:“韦后 称制,令 韦播、高嵩 为羽林将军,令押千骑营,榜棰以取威。”
    • 4.
      箠楚释义:本指棍杖之类,引申为拷打。《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李善 注:“箠与棰同,以之笞人,同谓之‘箠楚’。箠、楚皆杖木之名也。”唐 元稹《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守臣婴疾,幕吏擅权,挠政行私,亏恩剥下,过为箠楚,妄作威稜。”明 屠隆《昙花记·阎君勘罪》:“伏后,你可手执铁鞭,亲行箠楚。”郭沫若《<孔雀胆>后记》:“郑回 的教育很严,凤迦异 和 异牟寻,都要受他的箠楚。”

木索(mus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木索是什么意思 木索读音 怎么读 木索,拼音是mù suǒ,木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木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