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 [xī líng]
1. 古国名。
2. 陵墓名。三国魏武帝陵寝。在河南省临漳县西。
3. 陵墓名。清代帝王陵寝。在河北省易县西永宁山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因地在北京之西,总称“西陵”。
4. 陵墓名。南朝齐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墓。
5. 峡名。长江三峡之一。
6. 浙江省萧山市西兴镇的古称。
8. 复姓。春秋有西陵高。
西陵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
引《史记·五帝本纪》:“黄帝 居 轩辕 之丘,而娶於 西陵 之女,是为 嫘祖。”
张守节 正义:“西陵,国名也。”
⒉ 陵墓名。 三国 魏武帝 陵寝。在 河南省 临漳县 西。 《彰德府志·地理志二》:“操 且死,令施繐帐於上,朝晡,上酒及糗粮,使宫人歌吹帐中,望吾 西陵。
引西陵 即 高平陵 也,在县西南三十里,周回一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
南朝 齐 谢朓 《铜雀台》诗:“鬱鬱 西陵 树,詎闻歌吹声。”
⒊ 陵墓名。 清 代帝王陵寝。在 河北省 易县 西 永宁山 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 雍正 泰陵、嘉庆 昌陵、道光 慕陵 和 光绪 崇陵。因地在 北京 之西,总称“西陵”。
引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九八:“朝晡望断 西陵 路, 漳水 园林好墓田。”
⒋ 陵墓名。 南朝 齐 钱塘 名妓 苏小小 的墓。
引唐 李贺 《苏小小墓》诗:“西陵 下,风吹雨。”
唐 罗隐 《江南行》:“西陵 路边月悄悄,油壁轻车 苏小小。”
⒌ 峡名。 长江 三峡 之一。参见“西陵峡”。
引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江 出 西陵,始得平地。”
⒍ 浙江省 萧山市 西兴镇 的古称。
引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东海 横 秦望,西陵 遶 越臺。”
⒎ 复姓。 春秋 有 西陵高。
国语词典
西陵 [xī líng]
⒈ 泛指皇帝的陵寝。
引《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⒉ 复姓。如春秋时有大夫西陵高。
西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鄙释义:北方边境地区。《左传·隐公元年》:“既而 大叔 命西鄙、北鄙贰於己。”杜预 注:“鄙,郑 边邑。”唐 贾岛《酬厉玄》诗:“我来从北鄙,子省涉 西陵。”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契丹 自 晋 天福 以来,践有 幽 蓟,北鄙之警,略无寧岁。”
- 2.
哲兄释义:对兄长的敬称。 后多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晋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曲周 之进,于其哲兄,俾率尔徒,从王于征。”《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李善 注:“兄谓 灵运 也。”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八:“倘作家书寄哲兄,淮阴 重话七年情。”
- 3.
大宜昌释义:指包含宜昌市辖区内的五区三市五县。五县分别为: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市为: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五城区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猇亭区、点军区。
- 4.
宜昌市释义:在湖北省西部、长江沿岸、西陵峡口,焦枝铁路有支线通此。 古称夷陵。1949年设市。人口566万(1995年)。为长江航运的重要中转站和湖北省西部的重要城市。建有葛洲坝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名胜古迹有三游洞、天然塔。
- 5.
射潮释义:⒈相传 吴越王 钱鏐 射潮筑塘的故事。宋 苏轼《表忠观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强弩射潮,江海为东。”《宋史·河渠志七》:“淛江 通大海,日受两潮。梁 开平 中,钱武肃王 始筑捍海塘,在 候潮门 外。潮水昼夜衝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 晋山祠。既而潮避 钱塘,东击 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柳亚子《海宁观潮有作》诗:“我亦廿年惭后死,射潮穿象两蹉跎。”⒉东汉 马援 亦有射潮故事,见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射潮》及所引 清 屈大均《射潮歌》。
- 6.
峡口释义:⒈指西陵峡口,为长江出蜀的险隘。⒉泛称峡谷之口。
- 7.
崇陵释义:⒈陵墓名。唐德宗 的陵墓。在今 陕西 泾阳县 北 嵯峨山。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伏以 崇陵 仙寝,復土纔终。”⒉陵墓名。宋光宗 的陵墓 永崇陵 的简称。在今 浙江 绍兴市 东南 攒宫。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典礼·光宗配飨议》:“卫公 之孙祕阁校理 元刚,復言其祖首侍 崇陵 讲读,后在相位,始终六年。”⒊陵墓名。清德宗 的陵墓。在今 河北 易县 西 永宁山。《清史稿·宣统皇帝纪》:“詔定 西陵 金龙峪 为 德宗景皇帝 山陵,称曰 崇陵。”
- 8.
年登释义:谷物丰收。 《南史·顾宪之传》:“时 西陵 戍主 杜元懿 以 吴兴 岁俭,会稽 年登,商旅往来倍岁。”《新唐书·吕元泰传》:“水旱为灾,不谓年登;仓稟未实,不谓国富。”明 李东阳《仁辅屡和雪韵而方石不至再用前韵督之》:“雪里幽怀百感层;相逢聊復话年登。”
- 9.
无萱释义:萱草一名忘忧草。 “无萱”谓不能忘忧。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萱)草?言树之背。”毛 传:“諼草令人忘忧。”南朝 宋 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之五:“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 10.
昌意释义:传说中人名。为 黄帝 之子。相传 黄帝 娶 西陵国 之女为正妃,生二子:其一曰 玄嚣,其二曰 昌意。见《史记·五帝本纪》。
- 11.
柳浦释义:⒈植柳的水滨。唐 赵嘏《西江晚泊》诗:“茫茫靄靄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⒉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凤凰山 下。为 浙江 南北交通要津。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钱塘县》:“柳浦,六朝 时谓之 柳浦埭。刘宋 泰始 二年遣 吴喜 击 孔顗 等於 会稽,喜 自 柳浦 渡,取 西陵,击斩 庾业。”
- 12.
槃结释义:相互勾结。 《后汉书·南蛮传》:“今二州盗贼槃结不散,武陵、南郡 蛮夷未辑……如復扰动,必更生患。”《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如使 西陵 槃结,则南山羣夷皆当扰动。”《新唐书·李芃传》:“永泰 初,宣 饶 剧贼 方清、陈庄 西絶 江,劫商旅为乱,支党槃结。”
- 13.
清东陵释义: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清代帝王陵墓。因与西陵相对,故称东陵。共有帝陵五座,即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还有皇太极后昭西陵,慈禧、慈安定东陵等后陵十五座以及妃嫔、王公、公主陪葬墓一百三十多座。始建于1661年。裕陵地宫已对外开放,慈禧陵墓于1928年曾被盗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
清西陵释义: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方蒙山下。 清代帝王陵墓。因与东陵相对,故称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后妃、王公、公主墓十四座。始建于173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5.
清陵释义:清 代帝后的陵墓。依其分布状况可分四区。(1)永陵,在今 辽宁省 新宾满族自治县,为 清太祖 以前的 肇、兴、景、显 四陵。(2)清太祖 福陵(俗称 东陵)与 太宗 昭陵(俗称 北陵),在今 辽宁省 沉阳市 附近。(3)东陵,在今 河北省 遵化县,有 顺治 孝陵、康熙 景陵、乾隆 裕陵、咸丰 定陵、同治 惠陵 及 太宗 后 昭西陵 及诸后妃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4)西陵,在 河北省 易县,有 雍正 泰陵、嘉庆 昌陵、道光 慕陵、光绪 崇陵 及诸后妃之陵。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16.
盘礴释义:⒈亦作“盘薄”。广大,雄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珉玉旁唐”颜师古 注引 晋 郭璞 曰:“旁唐言盘礴。”唐 杨炯《西陵峡》诗:“絶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 荆 之门,滔滔南国纪。”宋 文天祥《建康》诗:“金陵 古会府,南渡旧陪京,山势犹盘礴,江 流已变更。”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戴思颜》:“有诗名,气宇盘礴,每有过人。”明 李东阳《宿刘谏议祠用前韵》:“江山盘礴堪舆气,精爽分明梦觉时。”⒉奋发貌。宋 秦观《曾子固哀词》:“辰来迟而去速兮,固前俢以跋疐,方盘礴而上征兮,遽相羊而补外。”⒊盘屈牢固貌。南
- 17.
秦望释义:山名。秦望山。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传 秦始皇 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故名。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兴福·昙翼》:“﹝ 曇翼 ﹞履访山水,至 秦望 西北,见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状。”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秦望山,在州城正南。为众峯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唐 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东海 横 秦望,西陵 遶 越臺。”王琦 注:“施宿《会稽志》:‘秦望山,在 会稽县 东南四十里,旧经云众岭最高者。’”宋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词:“秦
- 18.
絶后释义:⒈绝嗣没有后代。⒉谓今后不会再有。更多解释。⒊绝嗣,没有后代。元 本 高明《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公公婆婆,非是我寻夫远游,只怕你公婆絶后。”《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阴阳和顺喜相求,孤寡须知絶后。”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二章:“要不价,俺 田 家的祖坟前头,可就绝后啦!”⒋谓今后不会再有。明 叶盛《水东日记·广西先后守将优劣》:“山忠毅公 继之,则光前絶后矣。”徐迟《入峡记》:“而在 西陵峡 的那个巨大的拦河坝,其雄伟:‘既空前,又绝后!’”
- 19.
絶命释义:犹死亡。《书·高宗肜日》:“非天夭民,民中絶命。”晋 陆机《辨亡论》上:“而 陆公 亦挫之 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絶命 永安。”明 夏完淳《大哀赋》序:“先君絶命,哭葯房於九渊。”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自从得病之日起,一直到旧历端午节的午时绝命的时候止,中间经过有一个多月的光景。”
- 20.
西兴释义:渡口名。在 浙江省 萧山市 西北。本名 固陵,相传 春秋 时 越 范蠡 于此筑城。六朝 时为 西陵戍,五代 吴越 改名“西兴”。宋 苏轼《望海楼晚景》诗之三:“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鐘鼓到 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