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 [yǎng zhǐ]
1. 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仰止 引证解释
⒈ 仰慕;向往。止,语助词。
引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
孙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国语词典
仰止 [yǎng zhǐ]
⒈ 语出比喻景仰爱慕。
引《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文选·潘岳·西征赋》:「心翘懃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
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仰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令人仰止释义:仰止:仰慕;向往。
- 2.
仰止释义: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宋 姜夔《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清 魏源《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孙中山《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 3.
仰高释义:⒈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汉班昭《东征赋》:“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宋曾巩《与定州韩相公启》:“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⒉犹高攀。指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4.
卫玉释义:晋 卫玠 少时,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后名士 乐广 嫁女于 卫玠,时人有“妇公冰清,女婿玉润”之语。事见《晋书·卫玠传》。后因以“卫玉”为赞誉人文辞华美或风姿秀异之典。唐 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鬱文条而擢彩,藻逸 潘 花。曄词锋而衒奇,光浮 卫 玉。”唐 黄滔《祭先外舅》:“将仰止于 乐 冰,冀参差于 卫 玉。”
- 5.
景止释义:犹景仰。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升迁·四六禀启》:“《迎东兖李道台》:‘品崇 嵩 室,合九有而景止依光;度越沧溟,尽百川而朝宗赴壑。’”
- 6.
遗真释义:遗像。宋 范仲淹 《杨文公写真赞》:“仰止遗真,雍雍哲人。”《红楼梦》第五三回:“且説 贾珍 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又打扫上屋,以备悬供遗真影象。”参见“ 遗像 ”。
- 7.
高仰释义:⒈指地势高。与“低洼”相对而言。⒉敬仰,仰慕。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然而三辅之隩,适贺带安,庶邦之怀,未忘高仰。”
- 8.
高山仰之释义: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 9.
高山景行释义:《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止:语助词),后来用“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