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髀肉 髀肉的意思
ròu

髀肉

简体髀肉
繁体
拼音bì ròu
注音ㄅㄧˋ ㄖ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 ◎ 大腿,亦指大腿骨。【例句】: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ròu,(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组词】: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组词】:桂圆肉。冬瓜肉厚。(3) 果实不脆,不酥。【组词】:肉瓤西瓜。(4) 行动迟缓,性子慢。【组词】:做事真肉。(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基本含义

指人的大腿肉,比喻贪图安逸、奢侈享受而不思进取的境地。

髀肉的意思

髀肉 [bì ròu]

1. 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复生”的简缩。

髀肉 引证解释

⒈ 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復生”的简缩。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鞍马怜髀肉,簪缨视鬢毛。”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尚有眼光牛背上,不消髀肉马蹄间。”


国语词典

髀肉 [bì ròu]

⒈ 大腿两侧上的肌肉。

如:「髀肉复生」。


髀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舌释义: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 ……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 曰:‘足矣。’”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仪 舌尚在,焉可忘言?”宋 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 仪 舌在,向尊前,莫洒英雄泪。”
    • 2.
      坐髀释义:指臀部与股部的肌肉。宋 孔平仲《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诗:“江边钟官老铸钱,坐髀已消穷且暝。”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表 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 怪问 备,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此诗即用“髀肉復生”之典,谓屈沉下僚,专司铸造,未得返京。
    • 3.
      壮浪释义:⒈豪放。 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序》:“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於 子美 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前辈文字有气骨,故其文壮浪。”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披閲中,欲使人心目迟回,有感慨弔惜之怀,无追攀壮浪之想。”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薗次 小令,亦不能脱《草堂》窠臼,长调间作壮浪语,如《满江红·醉吟》云:‘髀肉晚销 燕 市马,乡心秋冷 扬州 鹤。’”⒉壮实,壮健。《水浒传》第二十回:“把这新拿到的军健,脸上刺了字号,选壮浪的分拨去各
    • 4.
      床锐释义:床稜。宋 苏辙《闲居五咏·杜门》:“牀鋭日日销,髀肉年年肥。”
    • 5.
      髀肉释义: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復生”的简缩。
    • 6.
      髀肉复生释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说:刘备有一次见自己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自叹“今不复骑,髀里肉生”。后用“髀肉复生”表示慨叹久处安逸,想要有所作为。

髀肉(bir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髀肉是什么意思 髀肉读音 怎么读 髀肉,拼音是bì ròu,髀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髀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