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历 国历的意思
guó

国历

简体国历
繁体國曆
拼音guó lì
注音ㄍㄨㄛˊ ㄌ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lì,(1) 经过。【组词】: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2) 经过了的。【组词】:历程。历代。历史。历来。(3) 遍、完全。【组词】:历览。历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组词】:历法。

基本含义

国家历史

国历的意思

国历 [guó lì]

1. 国运。

3. 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

国历 引证解释

⒈ 国运。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臣闻国历惟燿,则藩伯缉其才;朝纬伊序,则方率司其度。”

⒉ 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在去年十二月卅一日的来信未到之前两天,即‘国历’一月一日上午……当蒙留下‘明前’与‘旗枪’各一包无误。”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民众在激昂的情绪中过了国历的新年,又到了废历的年边。”


国语词典

国历 [guó lì]

⒈ 由国家规定采用的历法。我国于民国元年改以阳历为国历。参见「太阳历」条。


国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亥年释义:中国历史悠久的干支历里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4年称“丁亥年”。
    • 2.
      三省释义: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 3.
      三藏法师释义: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师为玄奘法师,但常被误会这是玄奘专有的称号,实际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安世高法师等等。日本历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师为灵仙法师。
    • 4.
      上古释义: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 5.
      中古释义:⒈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⒉指封建社会时代。
    • 6.
      中国小说史略释义:鲁迅著。 二十八篇,系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后编入《鲁迅全集》。
    • 7.
      中国通史释义:原名《中国通史简编》。 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8.
      云中八景释义:山西大同是北方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还曾是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 9.
      五代史释义:梁、唐、晋、汉、周 五代是我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之一,因以“五代史”比喻争吵。
    • 10.
      五四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五千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示威的学生遭到镇压,全国学生纷起声援。6月3日,北洋政府又大批逮捕学生,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全国各重要城市也纷纷罢市,形成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释放了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取得了胜利。这次运动促进
    • 11.
      五岳释义: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
    • 12.
      佛山释义:市名。位于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北部。人口40万(1997年)。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手工业历史悠久,是中国历 史上四大名镇之一。
    • 13.
      保定市释义:在河北省中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曾为河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668万(1995年)。为河北省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中心之一。有大慈阁、莲花池等名胜古迹。
    • 14.
      光昭释义:⒈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清 蒋士铨《桂林霜·客窜》:“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⒉照耀。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之二:“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郭沫若《天才与教育》:“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战国 时代,那时候天下的纷乱恐不输于我们现在了,然而它在我们的学艺史上却成为一个光昭百世的黄金时代。”
    • 15.
      写工释义:签订做长工的合同。 《中国历代农民问题文学资料·长工歌》:“正月里来正月中,正月十五去写工,三言四句写成了,一年苦头没有鬆。”
    • 16.
      农民日报释义:《农民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农民日报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30多年来,《农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如一地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党性原则,把政策宣传作为报纸的灵魂,在农村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作用。2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地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县乡领导及农民群众中享有盛名。农民日报社是农业部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媒体机构。
    • 17.
      胜迹释义:亦作“胜跡”。亦作“胜蹟”。有名的古迹、遗迹。南朝 齐 谢朓《游山》诗:“求志昔所钦,胜迹今能选。”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黄金台》:“黄金臺 有二,故 燕昭公 所为 乐 郭 筑而礼之者,其胜跡皆在 定兴。”清 李渔《怜香伴·香咏》:“两位的佳篇,待贫民誊在一纸,留为胜蹟。”碧野《富春江畔》:“不要把历史的胜迹视为可有可无,这是我们祖国历史的骄傲、人类文化的精华。”
    • 18.
      北京大学释义: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1898年创立于北京。五四运动在该校首先发动。1996年设有7个学院、38个系、52个研究所和62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 19.
      华清池温泉释义: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温泉游览胜地。在陕西临潼骊山脚下。水温43℃,含有碳酸锰、氯化钾等有机质。早在西周时已知用泉水治病。唐代以温泉为中心建离宫。现存建筑多为清代以来所建,园林风光优美。
    • 20.
      古代释义:⒈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⒉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时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国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亥年释义:中国历史悠久的干支历里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4年称“丁亥年”。
    • 2.
      三省释义: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 3.
      三藏法师释义: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师为玄奘法师,但常被误会这是玄奘专有的称号,实际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安世高法师等等。日本历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师为灵仙法师。
    • 4.
      上古释义: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 5.
      中古释义:⒈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⒉指封建社会时代。
    • 6.
      中国小说史略释义:鲁迅著。 二十八篇,系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后编入《鲁迅全集》。
    • 7.
      中国通史释义:原名《中国通史简编》。 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8.
      云中八景释义:山西大同是北方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还曾是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 9.
      五代史释义:梁、唐、晋、汉、周 五代是我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之一,因以“五代史”比喻争吵。
    • 10.
      五四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五千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示威的学生遭到镇压,全国学生纷起声援。6月3日,北洋政府又大批逮捕学生,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全国各重要城市也纷纷罢市,形成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释放了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取得了胜利。这次运动促进
    • 11.
      五岳释义: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
    • 12.
      佛山释义:市名。位于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北部。人口40万(1997年)。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手工业历史悠久,是中国历 史上四大名镇之一。
    • 13.
      保定市释义:在河北省中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曾为河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668万(1995年)。为河北省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中心之一。有大慈阁、莲花池等名胜古迹。
    • 14.
      光昭释义:⒈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清 蒋士铨《桂林霜·客窜》:“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⒉照耀。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之二:“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郭沫若《天才与教育》:“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战国 时代,那时候天下的纷乱恐不输于我们现在了,然而它在我们的学艺史上却成为一个光昭百世的黄金时代。”
    • 15.
      写工释义:签订做长工的合同。 《中国历代农民问题文学资料·长工歌》:“正月里来正月中,正月十五去写工,三言四句写成了,一年苦头没有鬆。”
    • 16.
      农民日报释义:《农民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农民日报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30多年来,《农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如一地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党性原则,把政策宣传作为报纸的灵魂,在农村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作用。2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地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县乡领导及农民群众中享有盛名。农民日报社是农业部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媒体机构。
    • 17.
      胜迹释义:亦作“胜跡”。亦作“胜蹟”。有名的古迹、遗迹。南朝 齐 谢朓《游山》诗:“求志昔所钦,胜迹今能选。”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黄金台》:“黄金臺 有二,故 燕昭公 所为 乐 郭 筑而礼之者,其胜跡皆在 定兴。”清 李渔《怜香伴·香咏》:“两位的佳篇,待贫民誊在一纸,留为胜蹟。”碧野《富春江畔》:“不要把历史的胜迹视为可有可无,这是我们祖国历史的骄傲、人类文化的精华。”
    • 18.
      北京大学释义: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1898年创立于北京。五四运动在该校首先发动。1996年设有7个学院、38个系、52个研究所和62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 19.
      华清池温泉释义: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温泉游览胜地。在陕西临潼骊山脚下。水温43℃,含有碳酸锰、氯化钾等有机质。早在西周时已知用泉水治病。唐代以温泉为中心建离宫。现存建筑多为清代以来所建,园林风光优美。
    • 20.
      古代释义:⒈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⒉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时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国历造句

1.罗宾汉在英国历史上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劫富济贫,武艺高强。

2.国历史上成仁取义的人物很多,史可法就是其中一位。

3.谷贱伤农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国历代统治者对这一点都很重视。

4.我对美国历史一无所知,请问华盛顿是什么人?

5.学者投笔而从事政治活动,这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先例。

6.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呜呼哀哉了。

7.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多谋善断的政治家、军事家。

8.国历史上有许多昏庸无能的皇帝,重用奸臣,致使大权旁落。

9.花木兰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巾帼英雄。

10.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无数次揭竿而起,结果大多都失败了。

11.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换代,小市民都不是主角。

12.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13.国历史上的卖国贼秦桧,遗臭万年;爱国英雄岳飞,流芳百世。

14.国历代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15.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着让人百读不厌。

16.国历来是自给自足的中史之国。

17.国历史博物馆在国内外都是遐迩闻名的。

18.汉语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汉语是中国历史的认证,汉语是提高素养的法宝。

19.元朝的成吉思汗就是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叱吒风云,威震欧亚,并且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產生了巨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20.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国历(guo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历是什么意思 国历读音 怎么读 国历,拼音是guó lì,国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