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 [kè jū]
1. 在外地居住;旅居。
例客居成都十年。
英[reside as a visitor;]
客居 引证解释
⒈ 居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
引《史记·淮阴侯列传》:“汉 兵二千里客居, 齐 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唐 杜甫 《客居》诗:“客居所居堂,前 江 后山根。”
《红楼梦》第四回:“今 黛玉 虽客居于此,已有这几个姑嫂相伴,除老父之外,餘者也就无用虑了。”
《人民日报》1982.3.22:“我虽然身在异地,却没有客居之感。”
国语词典
客居 [kè jū]
⒈ 作客异乡。
引《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正是客居无聊,闷闷不乐。」
近旅居
客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主释义:指世居当地的人丁。 与客居人丁相对。
- 2.
久客思归释义:指长期客居在外,想回归故乡。
- 3.
乡客释义:指一起客居在外的同乡。
- 4.
买猪肝释义:典出《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 閔仲叔 ﹞客居 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后因以“买猪肝”为生活贫困窘迫之典。
- 5.
侨客释义:客居他乡的人。
- 6.
僧坊释义:僧舍。 《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唐 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序:“深居僧坊,傍俯人里。”《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少贫狭,嗜学,工草隶,客居僧坊,写书取庸自给,凡三十年。”
- 7.
凿井得铜奴得翁释义:谓事出偶然,意外巧合。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 汉 应劭《风俗通》:“河南 平阴 庞俭,本 魏郡 鄴 人,遭仓卒之世,失其父。时 俭 三岁,弟纔襁抱耳。流传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餘万,遂温富。俭 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仓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餘,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賔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説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説不可道也。穷誌(詰)具白。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 鄴 时,在 富乐里 宛西,妇 艾氏 女,字 阿横,大儿字 阿嶷,
- 8.
南客释义:⒈客居南方。 ⒉指客居南方之人。⒊从南方来的客旅。⒋孔雀的别名。
- 9.
同羁释义:⒈亦作“同覊”。 一同客居他乡的人。⒉指一同羁留、停留。
- 10.
堕甑释义:《后汉书·孟敏传》:“﹝ 孟敏 ﹞客居 太原。荷甑墯地,不顾而去。
- 11.
孤云释义:⒈单独飘浮的云片。 ⒉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
- 12.
客况释义:⒈亦作“客况”。 客居的境况。元 张翥《定风波》词:“婉晚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清 孔尚任《桃花扇·访翠》:“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⒉旅居中的情思。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学士,怎生瞒的过我!此乃‘独眠孤馆’四字,此人客况动矣。”《花月痕》第十三回:“苏东坡 远謫 惠州,朝云 也曾随侍,我如今决计买一姬人,以消客况罢。”⒊见“客况”。
- 13.
客居释义:在外地居住;旅居:二十岁时告别故乡,以后一直客居成都。
- 14.
客居工人释义:客居工人模式 – 外来移民被允许进入这个国家或地区,往往是为了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 要,即使长时间定居,也不能获得公民权利。
- 15.
客邸释义:客居外地的府邸;客舍。
- 16.
寓籍释义:谓寄籍客居。
- 17.
巴山夜雨释义: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18.
市隐释义:⒈《晋书·邓粲传》:“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於物。”后因以“市隐”指隐居于城市。唐 皎然《五言酬崔侍御见赠》:“市隐何妨道,禪栖不废诗。”元 张养浩《久雨初霁书所寓壁》诗:“市隐静於野,客居閒似家。”清 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二:“为问 君平 能市隐,何如长史驻人间。”⒉指居于城市的隐士。宋 陆游《忆昨》诗:“先主 庙中逢市隐,丈人观里识 巢仙。”
- 19.
异乡释义:外乡;外地(就做客的人而言):客居异乡。
- 20.
归根释义:比喻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返回本乡:叶落归根。 认祖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