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酒 [fá jiǔ]
1. 多人饮酒时,行酒令败者被罚以饮酒。
英[be made to drink as a forfeit;]
国语词典
罚酒 [fá jiǔ]
⒈ 宴饮时罚人饮酒。
罚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白释义:⒈举杯告尽。犹干杯。⒉泛指饮酒或进酒。⒊指罚酒。白,大白,用以罚酒的杯子。⒋揭发;报告。
- 2.
常爵释义:素常用以罚酒的酒器。
- 3.
当浮一大白释义:用大酒杯罚酒。
- 4.
浮一大白释义: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 5.
浮白载笔释义: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 6.
猜拳行令释义: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 7.
百罚释义:屡次受罚。 多指罚酒。
- 8.
罚爵释义:⒈古代罚酒的酒器。 ⒉指行酒令中的罚酒。
- 9.
罚筹释义:罚酒计数的筹牌。
- 10.
蛮语释义:南方少数民族的言语。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 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 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 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唐 韩翃《寄武陵李少府》诗:“楚 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明 王世贞《曲藻》:“不可作者:俗语、蛮语、謔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誚语。”林景行《日夕睡起绕篱怆念归而有作》诗:“昏灯且校篇,蛮语待强记
- 11.
襞笺释义:折纸作书。语出《南史·陈纪下·后主》:“﹝ 后主 ﹞常使 张贵妃、孔贵人 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 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製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唐 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宋 陆游《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襞笺报与诸公道,罨画亭 边第一诗。”
- 12.
赌酒释义:以某种方式比赛,负者罚酒。有时亦指比赛酒量。唐 白居易《刘十九同宿》诗:“唯共 嵩阳 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豁拳太伤气,我们何妨赌酒对吃呢。”郁达夫《八月初三夜发东京口占别张杨二子》:“四壁旗亭争赌酒,六街灯火远随车。”
- 13.
金谷罚释义:谓赋诗不能或不成则罚酒三杯。
- 14.
金谷酒数释义:金谷:园名,晋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罚酒三斗的隐语。旧时泛指宴饮时罚酒的斗数。
- 15.
门杯释义:⒈亦作“门盃”。 酒席上各人面前的一杯酒,区别于行酒令时的罚酒。⒉见“门杯”。
- 16.
陬隅句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 隆 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公 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隆 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娵,同“ 陬 ”。后以“陬隅句”借指蛮语。 宋 陆游 《久客书怀》诗:“欸乃声饶 楚 ,陬隅句带蛮。”
- 17.
飞花令释义: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输者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