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ó fú bì bó,(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组词】: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组词】: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1) 〔仿佛〕见“仿”。(2) 同“拂”,违背,违反。(1) 同“弼”,辅弼。(1) 同“勃”,兴起。
lí,(1) 即“貉”。(2) 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1. 见“佛狸”。
⒈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的小字。
引《宋书·索虏传》:“嗣 死,謚曰 明元皇帝,子 燾 字 佛貍 代立。”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 佛貍 愁。”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并写臺格以与之云:‘斩 佛貍 首,封万户侯。’”
胡三省 注:“佛,读如弼。”
⒉ 借指 江苏 六合县。因县城东南有 瓜步山,山上有 佛貍祠,故名。
引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广陵旅邸送三弟纬南归》词:“佛狸 城下,兄弟禪房通夜话。”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万家帘幙火微明, 佛狸 城。”
⒊ 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
引宋 陆游 《自凤州来客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诗:“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寧许佛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