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 [fǎn pàn]
1. 叛变,也指叛变的人。
英[rebel;]
反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反畔”。背叛,叛变。
引《汉书·梅福传》:“且恶恶止其身, 王章 非有反畔之辜,而殃及家。”
《后汉书·应劭传》:“往者 匈奴 反叛……又 武威 太守 赵冲 亦率 鲜卑 征讨叛 羌。”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郑公 以为夷不乱 华,非久远策。争论数年不决。至 开元 中,六胡州竟反叛,其地復空也。”
沙汀 《老烟的故事》:“小地主的儿子,大学生,在 上海 读书的时候曾经勇敢地反叛过自己的传统地位。”
⒉ 叛逆者。
引《红楼梦》第四五回:“我不入社花几个钱,我不成了 大观园 的反叛了么?”
巴金 《雪》第九章:“你们还不给我滚开?我命令你们都去看游艺会去!我不准你们这些反叛开会!”
蒲剧《薛刚反朝》第二场:“薛猛 (接唱):宋廉 你再休提先贤古圣,我怎能作反叛玷辱先灵。”
国语词典
反叛 [fǎn pàn]
⒈ 背叛。
引《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命暐以书招喻垂及泓、冲,使息兵还长安,恕其反叛之咎。」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为见蝗虫为灾,天下饥馑,遂结谋聚众,在那郓、曹、濮三州反叛。」
近叛逆 反水 倒戈 造反 作乱
反归顺
⒈ 匪寇。比喻暴横不讲理的恶人。
反叛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作乱释义:发动叛乱:犯上作乱。
- 2.
倒戈释义:在战争中掉转枪 口,攻击原来隶属的一方。
- 3.
反水释义:〈方〉叛变。
- 4.
叛逆释义:⒈背叛:叛逆行为。 叛逆封建礼教。⒉有背叛行为的人:旧制度的叛逆。
- 5.
造反释义:指对原有的统治秩序从根本上加以反对和破坏。
反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乖叛释义:反叛。
- 2.
乖畔释义:反叛。
- 3.
倍心释义:背离、反叛之心。倍,通“背”。
- 4.
先锋派艺术释义: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之一。广义的泛指最新的、具有反叛性的文学艺术现象,狭义的则特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欧洲出现的、反对艺术体制和艺术自律的一些艺术流派。
- 5.
八月的乡村释义:长篇小说。萧军作。1935年发表。人民革命军第五小队队长萧明带领六名从旧军队反叛出来的士兵组成游击小队,经过艰苦跋涉,终于同驻守王家堡子的铁鹰小队会合。游击队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萧明在战斗中也得到了锻炼。
- 6.
内反释义:⒈从内部反叛。 ⒉谓内心反省。
- 7.
冶士释义:古代从事冶炼铸造的刑徒。 《宋书·武帝纪下》:“反叛、淫、盗三犯补冶士。”《南史·宋明帝纪》:“五人以下止相逼夺者,亦依黥作‘劫’字,断去两脚筋,徙付远州。若遇赦,原断徒犹黥面,依旧补冶士。”《隋书·刑法志》:“遇赦降死者,黵面为‘劫’字,髠钳,补冶锁士终身。其下又讁运配材官冶士、尚方锁士,皆以轻重差其年数。”
- 8.
剧贼释义:大盗,强悍的贼寇。 亦用以贬称势力大的反叛者。
- 9.
反叛释义:⒈叛变;背叛:反叛封建礼教。 ⒉叛变的人;背叛者。
- 10.
反国释义:⒈归国。⒉反叛之国。
- 11.
反形释义:反叛的形迹。
- 12.
反意释义:⒈返归的念头。《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今 建(苏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餘,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⒉反叛的意图。《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元年》:“濮阳 大姓 田氏 为反间,操 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晋剧《打金枝》:“唐王:昔日里 安禄山 起了反意。”
- 13.
反报释义:⒈反复,往还。 ⒉返回报告情况。⒊回赠礼物。⒋谓报复仇怨。⒌关于反叛者的情报。
- 14.
反据释义:反叛割据。
- 15.
反气释义:反叛的骨相或气势。
- 16.
反畔释义:见“反叛”。
- 17.
反相释义:旧称人有反叛的相貌。
- 18.
反虏释义:意为造反者,反叛者。
- 19.
反谋释义:反叛的阴谋。
- 20.
发难释义:⒈问难;发起质问 责难。⒉发动反抗或反叛。难(n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