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例句】: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qī xī, ◎ [蹊跷](—qiao)奇怪,可疑。【例句】:这事有点儿蹊。(1) 小路。【例句】:“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径(途径,如“独辟蹊蹊”)。(2) 践踏。【例句】:“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
1. 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谓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树下自然踏成蹊径。唐时借李(李树)、李(李姓)同字,反用此古谚以称颂李至远、李乂为人正直,秉公选举,无人敢走私门。
⒈ 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谓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树下自然踏成蹊径。 唐 时借李(李树)、李(李姓)同字,反用此古谚以称颂 李至远、李乂 为人正直,秉公选举,无人敢走私门。
引《全唐诗》卷八七六载《时人号李至远语》:“至远 知选,胥吏肃然敛迹,时人号云:‘李下无蹊。’”
《新唐书·李乂传》:“﹝ 李乂 ﹞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誥。与 宋璟 等同典选事,请謁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
⒈ 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言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树下自然踏成蹊径。唐人借李树与李姓同字,遂反用以称颂李知远、李乂为人正直,秉公选举,无人敢走私门。
引《全唐诗·卷八七六·语·时人号李知远语》:「知远知选,胥吏肃然敛迹,时人号云:『李下无蹊。』」
《新唐书·卷一一九·李乂传》:「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