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洋行 洋行的意思
yángháng

洋行

简体洋行
繁体
拼音yáng háng
注音ㄧㄤˊ ㄏ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g,(1) 比海更大的水域。【组词】:海洋。(2) 广大,众多,丰盛。【组词】:洋溢。洋洋。(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组词】:洋人。洋货。洋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组词】:土洋结合。(5) 银元。【组词】:大洋。洋钱。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海外贸易公司、洋商的行号。

洋行的意思

洋行 [yáng háng]

1. 解放前,外国的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也指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

[foreign firm;]

洋行 引证解释

⒈ 旧指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后多指外国资本家在 中国 开设的商行。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难女》:“余舅 金 氏,以大海之洋行为业,自置洋船五,在东西洋贸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此刻有一个外国人,要在 上海 开一家洋行,要请一个买办。”
茅盾 《搬的喜剧》:“同样叫做‘天龙洋行’的电话号码倒有五六个之多。”


国语词典

洋行 [yáng háng]

⒈ 旧时与外国人做买卖的商店。亦指外国人在国内开设的商行。

《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这洋行并没中国字的招牌,里面金碧辉煌,都是不曾见过的宝贝。」


洋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栈释义:⒈旧中国在上海出现的经营华商与洋商间生丝贸易的中间商。经营四川、湖北及山东等省产生丝。接受厂商委托,转售洋行,抽收佣金。并代办仓储、保险、纳税等事,有时还借垫资金。⒉储存生丝的栈房。
    • 2.
      二班释义:⒈指汉班彪、班固父子。⒉旧时称洋行的副经理。
    • 3.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4.
      大班释义:⒈幼儿园里由五周岁至六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⒉旧时称洋行的经理。
    • 5.
      小货释义:小宗货物。常指商店、洋行等的雇员乘经营之便自贩的货物。《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他做小司客的时候,极其停当,每年聚几两银子,先带小货,后来就弄窝子。”《发财秘诀》第十回:“我去年才荐他做一个洋布式拉夫,他一得了这件事,白手空拳的先就做了两票小货,居然叫他赚了一千多。”
    • 6.
      总商释义:也称商总。清 政府在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为首领的殷实商户。嘉庆 年间在 广州 十三行中设立总商,总理洋行事务。道光 以前在盐商中也有总商。《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见岸上有二十多乘齐整轿子歇在岸上,都是 两淮 总商来候 庄徵君。”
    • 7.
      押柜释义:旧 中国 商业企业中被雇职工缴纳的保证金。始于外商在华开设的洋行。其后华商亦有采用。如店员受雇于商店、人力车工人向车行租车,均须缴纳押柜。又,旧 中国 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向用户收取的水表、电表等的保证金,亦称押柜。
    • 8.
      掠卖华工释义: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劳动人民诱骗贩卖到殖民地去的活动。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公开在中国一些口岸设立洋行,经营这种“苦力贸易”。华工大多被装在称为“浮动地狱”的船上运往美、澳等洲,卖给农场主或资本家从事奴隶劳动。
    • 9.
      敌産释义:敌人的产业。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一:“政治部在分发了一部分到 衡山 去之后,不久也就迁移到了 汉口 江汉关 码头附近的敌产三井洋行里面。”
    • 10.
      洋东释义:洋行老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兄弟是洋商所用的人,万一有甚么事牵涉到我,只要洋东一出面,就万事都消了。”
    • 11.
      洋票释义:旧指洋行或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纸币。清 刘铭传《请开铁路以图自强疏》:“如有铁路,收费足以养兵,则釐卡可以酌裁,并无洋票通行之病。”阿英《流离二·一九二七年八月十日》:“乡人上街卖米的照例的不肯收用洋票。”
    • 12.
      细崽释义:即西崽。 旧称 欧 美 人在我国开设的洋行、西式餐馆所雇的男仆,有贬意。
    • 13.
      行伙释义:商行的伙计。清 夏燮《中西纪事·长江设关》:“禁止华洋行伙往山乡镇市自行采办。”
    • 14.
      西崽释义:旧称欧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开设的洋行、饭店中的男服务员(含轻蔑意)。
    • 15.
      跑楼释义:指旧时洋行中,某些职员在洋人老板和所雇职工之间做上通下达的工作。 亦指跑楼的人。《文明小史》第十六回:“那个瘦长条子,是在洋行里当跑楼的。”《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正説着,见许多人一鬨而多,都向后门出去,也分不出那个是买办,那个是帐房,那个是跑街,那个是跑楼。” 茅盾 《幻灭》一:“像你那样只吃过两年外国饭的,虽然懂得几句外国话,只好到洋行里做个跑楼。”

洋行(yang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洋行是什么意思 洋行读音 怎么读 洋行,拼音是yáng háng,洋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洋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