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敕谕 敕谕的意思
chì

敕谕

简体敕谕
繁体敕諭
拼音chì yù
注音ㄔˋ 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ì,(1) 帝王的诏书、命令。【组词】: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2) 告诫。【组词】:申敕。戒敕。(3) 古同“饬”,整顿。

yù,(1) 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组词】:面谕。手谕。谕旨。晓谕。(2) 明白,古同“喻”,明白,理解。(3) 古同“喻”,比方。

基本含义

皇帝或上级颁布的命令或指示。

敕谕的意思

敕谕 [chì yù]

1. 皇帝的诏令。

2. 告戒晓谕。

4. 以敕书晓谕。

敕谕 引证解释

⒈ 皇帝的诏令。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敕諭分明,信誓殊重。”

⒉ 告戒晓谕。

《汉书·东平王刘宇传》:“上於是遣太中大夫 张子蟜 奉璽书敕諭之。”
颜师古 注:“约敕而晓告之也。”

⒊ 以敕书晓谕。

《红楼梦》第五八回:“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


敕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旨释义:⒈皇帝的诏谕。 ⒉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⒊符合君主的意旨。
    • 2.
      内三院释义:清 官署名。 清 天聪 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撰拟郊祀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 九年改为内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五学士》:“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洪承畴 虽然此时尚无官职,却被指定同内三院大学士坐在一
    • 3.
      冤号释义:鸣冤叫号。明 刘基《郁离子·淳于髠论燕畔》:“冤号之声,訇殷天地。”明 李东阳《应诏陈言奏宏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敕谕》:“冤号之声,震动远邇。”
    • 4.
      蠲涤释义:清除,除去。 《后汉书·桓帝纪》:“庶望羣吏,惠我劳民,蠲涤贪秽,以祈休祥。”明 李东阳《应诏陈言奏宏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敕谕》:“蠲涤旧过,勉图后功。”

敕谕(chi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敕谕是什么意思 敕谕读音 怎么读 敕谕,拼音是chì yù,敕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敕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