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还官 还官的意思
háiguān

还官

简体还官
繁体還官
拼音hái guān
注音ㄏㄞˊ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i huán,(1) 依然,仍然。【例句】:这本书还没有看完。(2) 更加。【例句】:今天比昨天还冷。(3) 再,又。【例句】:锻炼身体,还要注意休息。(4) 尚,勉强过得去。【组词】:身体还好。(5) 尚且:他还搬不动,何况我呢?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恢复官职,重新担任官员

还官的意思

还官 [hái guān]

1. 回任复职。

3. 归还官府。

还官 引证解释

⒈ 回任复职。

《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太宗 即位,拜中书侍郎,封 琅邪县男,以母丧解。服除,还官。”

⒉ 归还官府。

《魏书·释老志》:“若官地盗作,即令还官。”
《明史·食货志三》:“春振贫民,秋成还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青苗钱不始于王安石》:“至 宋 李参 为 淮南 转运使,令民自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穀熟还官,号青苗钱。”


还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均田制释义: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土地制度。其内容为:(1)按人授田。(2)露田(种植谷物的田地)到本人年老,归还官家。桑田作为世业,不须还官。家内原有桑田一律不动。(3)奴婢、耕牛授田。隋和唐初仍行此制,唐中叶废。
    • 2.
      官绢释义:官府的绢帛。三国 魏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枚,青氊牀褥三具,官绢五百疋,钱六十万。”《晋书·庾冰传》:“冰 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中子 袭 尝贷官绢十匹,冰 怒,捶之,市绢还官。”《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业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疋与之,拒而不受。”
    • 3.
      牌面释义:⒈古代官吏、使节的一种身分凭证,其状扁薄如牌。 《元典章·礼部二·牌面》:“内外诸官员悬带前职牌面,及有金牌换授虎符,亦不曾将前职牌面回纳并罢职身,故官员牌面俱各未曾解纳,拟合追收。”《元史·兵志四》:“使臣无牌面文字,始给马之驛官及元差官,皆罪之。有文字牌面,而不给驛马者,亦论罪。”《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当时尽收拾损兵折将的官誥牌面,送回京师,缴纳还官。”⒉太平天囯 对战士及城市中全劳动力的称呼。一般指年龄在十五、六岁至五、六十岁之间的男子。清 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城中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谓
    • 4.
      致仕释义:⒈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⒉亦作致事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曲礼上》
    • 5.
      还官记释义:以清朝揭阳县令鲁亮才为民得官、舍官、还官的事迹为原型的潮剧剧目,曾获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剧本一等奖、剧目一等奖。
    • 6.
      还篆释义:归还官印。 谓去官离职。篆,借指官印。
    • 7.
      遗启释义:犹遗表。《周书·长孙俭传》:“为 夏州 总管,薨,遗启请葬於 太祖 陵侧,并以官所赐之宅还官。”《北齐书·卢勇传》:“武定 二年卒,年三十二。勇 有马五百匹,缮造甲仗六车,遗启尽献之朝廷。”

还官(huan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还官是什么意思 还官读音 怎么读 还官,拼音是hái guān,还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还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