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周必大 周必大的意思
zhōu

周必大

简体周必大
繁体
拼音zhōu bì dà
注音ㄓㄡ ㄅ一ˋ ㄉㄚ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u,(1) 圈子,环绕。【组词】: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组词】:周身。周延。周全。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组词】: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4) 完备。【组词】: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组词】:周济。(6) 中国朝代名。【组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7) 姓。

bì,(1) 一定。【组词】: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必需(不可少的)。势必。未必。事必躬亲。(2) 决定,肯定。【例句】:“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3) 固执。【例句】:“毋意,毋必”。(4) 果真,假使。【例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周必大的意思

周必大 [zhōu bì dà]

1.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弘道,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年间进士。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有《周文忠公全集》。


周必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雘释义:⒈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孔颖达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恭请圣语》:“﹝上﹞从至 翠寒堂,栋宇显敞,不加丹雘。”明 杨慎《艺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祠宇﹞规模宏壮,丹雘彰施,备极绚烂。”⒉涂饰色彩。唐 罗隐《谗书·木偶人》:“其后 徐 之境以雕木为戏,丹雘之,衣服之。”元 方回《估客乐》诗:“养犬喂肉睡氊毯,马厩驴槽亦丹雘。”
    • 2.
      佚老释义:⒈遁世隐居的老人。宋 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诗:“伊川 佚老鬢如霜,卧看《秋山》思 洛阳。”⒉使老年或老人安乐。宋 周必大《次杨廷秀》诗:“为问龙楼并凤阁,何如佚老及 平原?”《宋史·礼志十三》:“﹝ 绍兴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号曰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圣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图,勉受嘉名,但增感慰。’”《宋史·职官志十》:“大抵祠馆之设,均为佚老优贤,而有内外之别。”
    • 3.
      具瞻释义:⒈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瞻,视。”郑玄笺:“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宋周必大《二志堂诗话·辨欧阳公释奠诗》:“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轻授。”明李贽《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⒉指宰辅重臣。
    • 4.
      办治释义:⒈谓治政有方。《新唐书·李元紘传》:“改 好畤 令,迁 润州 司马,以办治得名。”《宋史·沉立传》:“居职办治,加赐金,数詔嘉之。”宋 周必大《跋临江军任诏盘园高风堂记》:“任侯 子 严,出于名家,少年已负雋声,下笔輒数百言,涖官所至办治。”⒉指事情办成,办好。唐 韩愈《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
    • 5.
      周郎顾释义: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 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瑜 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周郎 顾。’”后用为精于音乐者善辨音律的典故。唐 李端《听筝》诗:“欲得 周郎 顾,时时误拂絃。”宋 周必大《点绛唇·赠歌者小琼》词:“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 周郎 顾。”明 陈所闻《金落索·代赠皖城王姬》曲:“芙蓉竟不如,燕子还相妒。梟梟新声,未许 周郎 顾。”
    • 6.
      填讳释义: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 人称题讳。如 贞元 十五年《徐浩碑》,张式 撰,浩 次子 岘 书,碑尾有“表姪前 河南府 参军 张平叔 题讳”一行。宋 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 田橡 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 贡士 李珩 填讳”字样。参阅 清 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 7.
      宣引释义: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宋 周必大《玉堂杂纪》卷中:“﹝ 必大 ﹞得旨,赴 东华门 祗候宣引。日已晡,闻有内宴,小黄门出云:‘恐改日引。’然不敢退。酉后,忽宣入 选德殿。”宋 刘克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宣引 东华 去。似当年,文皇 亲擢,马周 徒步。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怎不与官家留住。”《宋史·光宗纪》:“﹝ 绍熙 二年六月﹞癸巳,詔宰臣、执政,自今不时内殿宣引奏事。”
    • 8.
      宣锁释义:宋 制,凡拟草除授宰执及重要事项的制诏,由天子当晚宣召当直翰林学士官面谕,归院后,令内侍锁学士院,禁人出入。天明前呈送皇帝,俟当日晨交中书授舍人宣读后,方可开院。合称“宣锁”。见《宋史·职官志二》。宋 周必大《玉堂杂纪》卷下:“隆兴 初,上用 真宗 故事,轮讲筵,学士院官直宿禁林……间遇除授宣锁,讲筵官已入直,率闻名苍皇而出,有不及伺候,从吏借马於内诸司者。”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史嵩之致仕》:“丙申之春,御笔:‘史嵩之 退安晚节已踰十年,可特授观文殿大学士,依旧金紫光禄大夫求国公致仕,仍尽与宰执恩数
    • 9.
      家叔释义:对人称自己的叔父为家叔。《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每览 荆邯 説 公孙述 以进取之图,近见家叔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序》:“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宋 周必大《跋秦少游帖》:“家叔已赴 滨州 渤海 知县,祖父在彼幸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我接我家母出来的时候,写了信托我一位同族家叔,号叫 伯衡 的,代我经管着一切租米。”
    • 10.
      尺籍释义:⒈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为相﹞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张守节 正义:“言士民无一尺方板之籍书。”参见“尺籍伍符”。⒉指军籍。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金陵登览》:“有修武郎某人,脱尺籍,与其媪然指苦行,前后化钱帛,助土木,费以万计。”宋 岳珂《桯史·义騟传》:“义騟者,九江 戍校 王成 之鎧骑也。成 家世隶尺籍。”
    • 11.
      左垂释义:指男子童稚之时。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年齿·幼童》:“周必大 文:‘每感左垂之日。’按,《诗传》儿子三月翦髮为鬌。男角女羈,否则男左女右。”参阅《仪礼·既夕礼》郑玄 注。
    • 12.
      币帛释义:⒈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墨子·尚同中》:“其祀鬼神也……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寳钱货,遂以钱送死。”宋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记赵梦得事》:“币帛不为服章,而以书字,上帝所禁。”⒉泛指财物。《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晋 葛洪《抱朴子·弭讼》:“今可使诸争婚者,未及同牢,皆听义絶,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又不曾执羔雁邀媒,献币帛问肯。”
    • 13.
      挞市释义:在市朝中受到鞭打之罚。谓在大庭广众中受到羞辱。语出《书·说命下》:“子弗克俾厥后惟 尧 舜,其心槐耻。若挞于市。”宋 周必大《谢吏部侍郎表》:“肺腑抱履冰之惧,面颜形挞市之羞。”清 黄宗羲《黄醒泉府君传》:“使民不游学堂,与挞市同。”
    • 14.
      无双亭释义:亭名。其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内。其地 后土庙 琼花古称天下无双,亭名本此。相传为 宋 欧阳修 所建。宋 周必大《玉蕊辨证·咏琼花》引《移琼花》诗序:“自 淮南 迁 东平,移 后土庙 琼花植於 濯缨亭,此花天下独一株尔。永叔 为 扬州 作 无双亭 以赏之。”宋 刘敞《无双亭观琼花》诗:“东风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
    • 15.
      月鈎释义:旧历月头或月尾时的蛾眉月。其状似钩,故称。宋 周必大《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诗:“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 16.
      望中释义:⒈视野之中。唐 权德舆《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甘谷 行初尽,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宋 周必大《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⒉想望之中。宋 王安石《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明 谢榛《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 17.
      楮币释义:指 宋、金、元 时发行的“会子”、“寳券”等纸币。 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辨楮币二字》:“古有三币,珠玉为上,金次之,钱为下。自 秦 汉 专以钱为币。近岁用会子,盖 四川 交子法,特官券耳,不知何人目为楮币。”《金史·食货志三》:“小民浅肤,谓楮币易坏,不若钱可久,於是得钱则珍藏,而券则亟用之,惟恐破裂而至於废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八》:“楮币于 宋 谓之会子,于今谓之寳钞,虽制用不同,而以久而轻,则弊一而已矣。”清 魏源《军储篇三》:“近世银币日穷
    • 18.
      浮玉山释义:⒈亦省称“浮玉”。 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 浮玉,宛与 崑 閬 匹。”原注:“太湖 乃仙家 浮玉 之北常。”⒉指今 江苏省 镇江市 的 金山、焦山。宋 苏轼《甘露寺弹筝》诗:“白浪翻空动 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焦山 大江环遶,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 南朝 谓之 浮玉山。”清 王士禛《海门歌》:“中流一岛号 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
    • 19.
      牛渚矶释义:在今 安徽省 马鞍山市 西南 长江 边,为 牛渚山 北部突出于 长江 中的部分,又名 采石矶,是沟通 大江 南北的重要津渡。 为 晋 温峤 燃犀、袁宏 高咏以及传说 唐 李白 捉月溺水处。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太平州牛渚矶》:“至 采石镇 渡夹登 牛渚磯。俯见 大江,閔然犀之取祸;傍顾荒臺,痛捉月之殞身;遥瞻西岸,思 樊若水 之献策。”参见“犀照牛渚”、“牛渚咏”、“捉月”。
    • 20.
      班贺释义:列班庆贺。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告词用上语》:“绍兴 十二年,太母还宫,百僚班贺。”《宋史·礼志二三》:“右僕射 王旦 充 玉 清昭应宫 使,有司按故事,宰相凡有吉庆,百官皆班贺。”
周必大是什么意思 周必大读音 怎么读 周必大,拼音是zhōu bì dà,周必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周必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