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散 [fàng sàn]
1. (烟、气味等)向外散开。
放散 引证解释
⒈ 犹挥霍。
引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四》:“延寿 字 长公,燕 人也。先是为 东郡 太守,放散官钱,奢僭逾制。”
汉 蔡邕 《黄钺铭》:“而经用省息,官有餘资,执事无放散之尤,簿书有进入之赢。”
⒉ 分散。
引《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胁 训 斩 虞”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瓚 部曲放散在外,自惧败,掘东城门欲走。”
⒊ 消散;散歇。
引唐 白居易 《宿灵岩寺上院》诗:“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鐘放散秪留琴。”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
⒋ 解散。
引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因旱灾令权罢修 河,放散夫役。”
宋 李纲 《与吕相公书》:“其 刘忠、李宏、杨华、雷进、杨么、钟相 残党,皆负固自若, 马友 之徒,亦未曾放散。”
⒌ 涣散。
引宋 叶适 《觉斋记》:“頽弛放散,而谓之得本心。”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九:“因为罢课为的是国难,原没有放散精神。”
⒍ 散发,扩散。
引沙汀 《航线》:“身上放散出汗气和霉熏气。”
萧红 《小城三月》:“草和牛粪都横在道上,放散着强烈的气味。”
国语词典
放散 [fàng sàn]
⒈ 向外散开。
例如:「把窗打开让那些浓烟放散一下。」
放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疏散释义:⒈〈形〉闲散。⒉〈动〉把集中的人或东西分散开。
- 2.
扩散释义:⒈扩大散布:癌细胞已经扩散。 此消息不得向外扩散。⒉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由于热运动,不断向四周分散的现象。固、液、气各态物质均有扩散性质。气态物质扩散最快。
- 3.
放射释义:由一点向四外射出:放射形。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放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养鸡乡释义:汉 刘向《列仙传·祝鸡翁》:“祝鸡翁 者,洛 人也,居 尸乡 北山下。养鸡百餘年,鸡有千餘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后升 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后以“养鸡乡”比喻隐居或修炼之地。明 唐顺之《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诗:“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鸡乡。”参见“尸乡”。
- 2.
堡壁释义:犹堡垒。 堡,也写作“保”。《后汉书·陈俊传》:“视人保壁坚完者,勑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固掠取之。”《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林 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餘日,卒全堡壁。”《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十一月,嘉 入 长安,众闻之,以为 坚 有福,故圣人助之,三辅 堡壁及四山 氐 羌 归 坚 者四万餘人。”参见“堡垒”。
- 3.
孱顔释义:⒈参差不齐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颜。”颜师古 注:“孱颜,不齐也。”宋 王安石《次韵曾子翊赴舒州官见诒之诗》:“一水碧罗裁繚绕,万峯苍玉刻孱颜。”清 钱谦益《过清流关和尹员外》:“我来弔古 清流关,升关四望山孱颜。”⒉斑驳陆离貌。宋 司马光《和张文裕初寒》之四:“晴空烟澹泊,返照雪孱颜。”庞树松《檗子书来约游》诗:“南屏 依旧碧孱颜,先烈祠堂草棘间。”⒊险峻、高耸貌。唐 李商隐《荆山》诗:“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明 高启《同谢国史游钟山逢铁冠先生》诗
- 4.
孱颜释义:⒈参差不齐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颜。”颜师古 注:“孱颜,不齐也。”宋 王安石《次韵曾子翊赴舒州官见诒之诗》:“一水碧罗裁繚绕,万峯苍玉刻孱颜。”清 钱谦益《过清流关和尹员外》:“我来弔古 清流关,升关四望山孱颜。”⒉斑驳陆离貌。宋 司马光《和张文裕初寒》之四:“晴空烟澹泊,返照雪孱颜。”庞树松《檗子书来约游》诗:“南屏 依旧碧孱颜,先烈祠堂草棘间。”⒊险峻、高耸貌。唐 李商隐《荆山》诗:“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明 高启《同谢国史游钟山逢铁冠先生》诗
- 5.
安全灯释义:⒈在矿井里用的可以防止引起混合气爆炸的灯。灯上有铜丝网罩,可以放散灯焰四周的热量。根据它的火焰变化,又可估计矿井内气体的含毒量。⒉泛指电压低于36伏或有安全设备的照明用具。
- 6.
市作释义:谓变卖移为他用。《唐律疏议·厩库·放散官物》:“放散官物,谓出用官物有所市作,并谓官物还充官用者,假有营造屋宅及供祠祀宴会,料度剩多,各计所剩坐赃论。”
- 7.
怠荒释义:懒惰放荡。 《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郑玄 注:“怠荒,放散身体也。”孔颖达 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周书·明帝纪》:“作民父母,弗敢怠荒。”宋 苏舜钦《符瑞》:“苟授而怠荒,又下变异,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学多年,不见州郡荐举,诚恐怠荒失业,意欲还家省视。”《清史稿·礼志七》:“自古帝王内禪,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猝授受,礼无可採。”
- 8.
散气释义:有.从某种原质中放散出来的气体。
- 9.
散马释义:⒈谓把战马放散回山中。 意谓战事不兴。⒉太平天囯时期,广东、广西一带天地会队伍自称为马,称起事为起马,称解散为散马。⒊游散之马。⒋即散差马。
- 10.
末伎释义:⒈古指工商业。汉 荀悦《申鉴·时事》:“絶末伎,同本务,则事业脩矣。”⒉不足道的技艺。晋 张华《励志》诗:“养由 矫矢,兽号于林;蒲卢 縈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唐 刘肃《大唐新语·惩戒》:“高宗 朝,姜恪 以边将立功为左相,阎立本 为右相。时以年饥,於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经。’以末伎进身者,可为炯戒。”明 刘基《赠弈棋相子先序》:“盖棋,末伎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
- 11.
祝鸡翁释义:传说中古代善养鸡者。汉 刘向《列仙传·祝鸡翁》:“祝鷄翁 者,洛 人也。居 尸乡 北山下,养鷄百餘年。鷄有千餘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鷄及子得千餘万,輒置钱去。之 吴,作养鱼池。后升 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唐 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尸乡 餘土室,难説 祝鷄翁。”
- 12.
肴乱释义:纷乱。《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后汉书·刘盆子传》:“立且一年,肴乱日甚,诚不足以相成。”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故其民放散肴乱,藪窜泽居。”
- 13.
贯连释义:连接。《释名·释亲属》:“来孙之子曰昆孙。昆,贯也,恩情转远,以礼贯连之耳。”《晋书·桓伊传》:“淮 南之捷,逆兵奔北,人马器鎧,随处放散。于时收拾败破,不足贯连,比年营缮,并已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