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的意思
míntóng

与民同乐

简体与民同乐
繁体與民同樂
拼音yǔ mín tóng lè
注音ㄩˇ ㄇㄧㄣˊ ㄊㄨㄥˊ ㄌㄜ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ǔ yù yú,(1) 同“欤”。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lè yuè yào lào,(1) 地名用字。【例句】: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基本含义

与人民一同享受乐趣,与民众共同欢乐。

与民同乐的意思

与民同乐 [yǔ mín tóng lè]

1.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国语词典

与民同乐 [yǔ mín tóng lè]

⒈ 和人民一同享乐。也作「与民偕乐」。

《孟子·梁惠王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与民同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与民更始释义: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 2.
      与民偕乐释义: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与民同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咏沼释义:《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攸……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后以“咏沼”为称颂官吏与民同乐、为政不烦之典。
    • 2.
      孟轲释义:(约前372--前 289)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 3.
      毛根释义:⒈方言。毛发的根部,汗毛。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三:“父亲说:‘我听见那鬼叫的声音在那远远的河边上。我的毛根子撑了几撑。’”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模胡的白影,好像是一个女人,使我全身的毛根伸了几下。”⒉比喻微细之物。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与民同乐’的观念,在 墨子 的思想中是毛根也没有的。”
    • 4.
      点放释义:⒈燃放。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宫中元宵,上鼇山顶上之灯,例点放神器三位,则监工事也。”⒉查点释放。清 袁枚《新齐谐·红花洞》:“復有一人乘骏马约束如军官,持令箭,呼云:‘奉上帝命,烦君点放洞犯,幸勿辞劳!’”
与民同乐是什么意思 与民同乐读音 怎么读 与民同乐,拼音是yǔ mín tóng lè,与民同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与民同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