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尽 [dài jìn]
1. 犹待死。
3. 谓居丧尽礼。
待尽 引证解释
⒈ 犹待死。
引《庄子·田子方》:“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
成玄英 疏:“唯当端然待尽,以此终年。”
宋 王安石 《与王宣徽书》之三:“某衰疾日积,待尽丘园,每荷眷记,但深感切。”
⒉ 谓居丧尽礼。
引宋 苏舜钦 《亡妻郑氏墓志铭》:“余时待尽于苫次,退而又哭于室中。”
待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亲为解释义:谓古代侠义之士,用父母在世有待尽孝为理由,谢绝朋友请其舍身赴难的要求。
- 2.
待尽释义:⒈犹待死。 《庄子·田子方》:“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成玄英 疏:“唯当端然待尽,以此终年。”宋 王安石《与王宣徽书》之三:“某衰疾日积,待尽丘园,每荷眷记,但深感切。”⒉谓居丧尽礼。宋 苏舜钦《亡妻郑氏墓志铭》:“余时待尽于苫次,退而又哭于室中。”
- 3.
涵忍释义:包涵容忍。黄远庸《少年中国之自由》:“若长此沉沉,奄然待尽,究令人不亡我,而尸居餘气之国,亦决非血气男子所能涵忍而生存。”
- 4.
百龄释义:犹百年。指长久的岁月。亦指人的一生。汉 蔡邕《翠鸟诗》:“驯心託君素,雌雄保百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徵圣》:“百龄影徂,千载心在。”唐 王勃《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捨簪笏於百龄,奉晨昏於万里。”唐 李德裕《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诗:“百龄惟待尽,一世乐长贫。”
- 5.
苶然释义:⒈疲惫貌。宋 王安石《答吕吉甫书》:“然公以壮烈,方进为于圣世,而苶然衰疾,特待尽于山林,趣舍异事,则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之愈也。”章炳麟《四惑论》:“以劳求福者,敦迫为之,犹必苶然疲役。”⒉形容衰落不振。《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復可望矣。”陈衍《<剑怀堂诗草>序》:“吾 闽 诗人,至 宋 而大昌,至 明 而力足以左右天下风气,清 则苶然以衰。”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二:“一遇挫折,苶然馁然,前此之壮怀盛气,销磨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