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半生 半生的意思
bànshēng

半生

简体半生
繁体
拼音bàn shēng
注音ㄅㄢˋ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n,(1) 二分之一。【组词】: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2) 不完全的。【组词】: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3) 在中间。【组词】:半空。半路上。半夜。(4) 喻很少。【组词】:一星半点。

shēng,(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组词】:诞生。滋生。生长。(2) 造出。【组词】:生产。(3) 活的,有活力的。【组词】: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组词】:众生。丧生。卫生。(5) 生活,维持生活的。【组词】:生计。生意。(6) 整个生活阶段。【组词】:一生。平生。今生。(7) 发出,起动。【组词】: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8) 使燃料燃烧起来。【组词】:生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组词】: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组词】:生饭。生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组词】:生疏。生客。生字。陌生。(12) 不熟练的。【组词】:生手。(13) 未经炼制的。生铁。(14) 硬。【组词】:态度生硬。生吞活剥。(15) 甚,深。【组词】:生怕。生疼。(16) 正在学习的人。【组词】:学生。门生。(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组词】:儒生。医生。(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组词】:小生。老生。武生。(19) 词尾。【组词】:好生休养。(20)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半生的意思

半生 [bàn shēng]

1. 人生的一半,半世。

[half a lifetime;]

半生 引证解释

⒈ 谓没有完全死。参见“半死半生”。

北周 庾信 《慨然成咏》:“交让未全死,梧桐唯半生。”

⒉ 半辈子;半世。

《晋书·魏咏之传》:“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 咏之 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邪!’”
唐 牟融 《赠欧阳詹》诗:“为客囊无 季子 金,半生踪跡任浮沉。”
清 缪艮 《沉秀英传》:“呜呼!半生知己,尚当於青楼黄土中求之耶?”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但 达尔文 善于研究,却不善于骂人,所以被绅士们嘲笑了小半生。”

⒊ 没有全熟。

如:你做的饭半生不熟。


国语词典

半生 [bàn shēng]

⒈ 半辈子。形容人一生中很长的一段时间。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但老先生这一番汗马的功劳,……须得几位大手笔,撰述一番,各家文集里传留下去,也不埋没了这半生忠悃。」

⒉ 还没完全煮熟。

如:「露营时,大家忙了半天,却只煮出一锅半生的饭。」


半生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毕生释义:一生;终生:毕生的精力。 毕生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

半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宿恋释义:佛教语。《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宋 苏轼《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金 元好问《望崧少》诗之一:“结习尚餘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清 姚鼐《答孙补山中丞见怀》诗之二:“我欲更除三宿恋,就公新治乞《坛经》。”
    • 2.
      乾打哄释义:瞎胡闹。 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你是五霸诸侯命,一品大臣名,乾打哄,胡廝噥,过了半生。”
    • 3.
      侍讲释义:⒈从师读书,听其讲学。《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女倡歌舞於前。植 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 以是敬之。学终辞归。”⒉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后汉书·桓郁传》:“和帝 即位,富於春秋,侍中 竇宪 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復入侍讲。”《后汉书·桓荣传》:“荣 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復入侍讲。”《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唐 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及此年,韦侯 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
    • 4.
      刻楮释义:语本《韩非子·喻老》:“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象,指象牙。后因以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唐 黄滔《刑部郑郎中启》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铅未至,刻楮非工。”宋 陆游《别曾学士》诗:“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明 瞿佑《归田诗话·鼓吹续音》:“仍自为八句题其后云:……半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 5.
      半浮生释义:指的是半生如同浮萍一样漂浮不定,感觉如梦一般不真实。
    • 6.
      半生不熟释义:⒈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半生不熟的,没法吃。 葡萄半生不熟的,太酸。⒉(半生不熟的)不熟习;不熟练:他试着用半生不熟的英语跟外宾交谈。
    • 7.
      半生释义:半辈子:前半生。操劳半生。半生戎马。
    • 8.
      后半生释义:晚年为他后半生写作奠定了基础。
    • 9.
      后辈子释义:后半生。
    • 10.
      啃嫩族释义:啃嫩族——儿女赡养老人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现在出现老年人把后半生的希望完全放在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公开其收入并按月上交赡养费,甚至在自己45-50岁时就拒绝工作养家,不顾儿女工作是否稳定,就提出开始养老等之类的事情,将这种情况的老人称为啃嫩族。
    • 11.
      四句教释义: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 12.
      夹生饭释义:⒈半生不熟的饭。⒉比喻开始做没有做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情,或开始没有彻底解决以后也很难解决的问题。
    • 13.
      强名释义:⒈亦作“彊名”。犹盛名。⒉亦作“彊名”。勉强称做;虚名。语出《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诗:“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唐陆龟蒙《看压新醅寄怀袭美》诗:“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綬通侯总强名。”宋杨万里《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诗:“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村酒今冬胜虚度,霜风一夜办新晴。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金王若虚《门山县吏隐堂记》:“孤城斗大,眇在穷山之颠;烟火萧然,强名曰县。”
    • 14.
      攘攘劳劳释义:忙乱辛劳。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则被你引的我来半生忙,十年闹,无明夜攘攘劳劳。”《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闷下无聊,攘攘劳劳,泪珠儿,到今滴尽了。”
    • 15.
      时名释义:指当时的声名或声望。 唐 韩愈《举钱徽自代状》:“可以专刑宪之司,参轻重之议,况时名年辈俱在臣前,擢以代臣,必允众望。”金 元好问《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误半生。”清 周亮工《悼元御兼怀仲侍》诗:“看尽飞鳶惊往事,好乘欵段谢时名。”
    • 16.
      浮浪释义:⒈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宋 梅尧臣《闻进士贩茶》诗:“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如此则妄庸轻剽,浮浪姦人,自此争言水利矣。”茅盾《动摇》二:“他又知道 陆慕游 的朋友,虽然尽多浮浪子弟,但也有几个正派人。”⒉轻浮放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伯皋 ﹞听他仍旧外边浮浪快活。”叶圣陶《倪焕之》十九:“中间有几个艳装的浮浪女郎。”⒊飘泊;无定居。明 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小生不幸,学的聪明,致令半生浮浪,一世飘蓬。”茅盾《追求》一:“我们--像某人所说的--浮浪的
    • 17.
      溥仪释义:(1906—1967)即宣统帝。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氏,满族。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退位。1917年张勋复辟,拥其复出为帝,仅十二天即告失败。1924年被冯玉祥国民军赶出皇宫,避居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下潜往东北。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任执政,后称皇帝,改元康德。1945年日本投降,被苏联军队俘虏。1950年移交中国政府,1959年获特赦释放,1961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1967年在北京病故。著有《我的前半生》。
    • 18.
      珠顶释义:用东珠装饰的帽顶,上衔红宝石。清 代正一品官可戴珠顶冠。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顺治 四年,諭 范文程、刚林、祁充格 曰:‘文职衙门,不可无领袖,今尔衙门较前改大,尔三人可用珠顶、玉带。’”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五:“用这颗珠子做的珠顶冠,我曾经戴用过。”参阅《清史稿·舆服志二》。
    • 19.
      生汆释义:生的、半生的、半成品食物倒入沸腾的水中。
    • 20.
      白粥释义:白米煮的稀饭。 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金 元好问《书生》诗:“更笑 登封 武明府,两盂白粥半生忙。”清 黄金台《马头娘神弦曲》:“白粥一盂酒一斝,喃喃拜祷灵祠下。”

半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宿恋释义:佛教语。《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宋 苏轼《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金 元好问《望崧少》诗之一:“结习尚餘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清 姚鼐《答孙补山中丞见怀》诗之二:“我欲更除三宿恋,就公新治乞《坛经》。”
    • 2.
      乾打哄释义:瞎胡闹。 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你是五霸诸侯命,一品大臣名,乾打哄,胡廝噥,过了半生。”
    • 3.
      侍讲释义:⒈从师读书,听其讲学。《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女倡歌舞於前。植 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 以是敬之。学终辞归。”⒉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后汉书·桓郁传》:“和帝 即位,富於春秋,侍中 竇宪 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復入侍讲。”《后汉书·桓荣传》:“荣 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復入侍讲。”《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唐 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及此年,韦侯 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
    • 4.
      刻楮释义:语本《韩非子·喻老》:“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象,指象牙。后因以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唐 黄滔《刑部郑郎中启》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铅未至,刻楮非工。”宋 陆游《别曾学士》诗:“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明 瞿佑《归田诗话·鼓吹续音》:“仍自为八句题其后云:……半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 5.
      半浮生释义:指的是半生如同浮萍一样漂浮不定,感觉如梦一般不真实。
    • 6.
      半生不熟释义:⒈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半生不熟的,没法吃。 葡萄半生不熟的,太酸。⒉(半生不熟的)不熟习;不熟练:他试着用半生不熟的英语跟外宾交谈。
    • 7.
      半生释义:半辈子:前半生。操劳半生。半生戎马。
    • 8.
      后半生释义:晚年为他后半生写作奠定了基础。
    • 9.
      后辈子释义:后半生。
    • 10.
      啃嫩族释义:啃嫩族——儿女赡养老人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现在出现老年人把后半生的希望完全放在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公开其收入并按月上交赡养费,甚至在自己45-50岁时就拒绝工作养家,不顾儿女工作是否稳定,就提出开始养老等之类的事情,将这种情况的老人称为啃嫩族。
    • 11.
      四句教释义: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 12.
      夹生饭释义:⒈半生不熟的饭。⒉比喻开始做没有做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情,或开始没有彻底解决以后也很难解决的问题。
    • 13.
      强名释义:⒈亦作“彊名”。犹盛名。⒉亦作“彊名”。勉强称做;虚名。语出《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诗:“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唐陆龟蒙《看压新醅寄怀袭美》诗:“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綬通侯总强名。”宋杨万里《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诗:“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村酒今冬胜虚度,霜风一夜办新晴。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金王若虚《门山县吏隐堂记》:“孤城斗大,眇在穷山之颠;烟火萧然,强名曰县。”
    • 14.
      攘攘劳劳释义:忙乱辛劳。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则被你引的我来半生忙,十年闹,无明夜攘攘劳劳。”《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闷下无聊,攘攘劳劳,泪珠儿,到今滴尽了。”
    • 15.
      时名释义:指当时的声名或声望。 唐 韩愈《举钱徽自代状》:“可以专刑宪之司,参轻重之议,况时名年辈俱在臣前,擢以代臣,必允众望。”金 元好问《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误半生。”清 周亮工《悼元御兼怀仲侍》诗:“看尽飞鳶惊往事,好乘欵段谢时名。”
    • 16.
      浮浪释义:⒈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宋 梅尧臣《闻进士贩茶》诗:“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如此则妄庸轻剽,浮浪姦人,自此争言水利矣。”茅盾《动摇》二:“他又知道 陆慕游 的朋友,虽然尽多浮浪子弟,但也有几个正派人。”⒉轻浮放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伯皋 ﹞听他仍旧外边浮浪快活。”叶圣陶《倪焕之》十九:“中间有几个艳装的浮浪女郎。”⒊飘泊;无定居。明 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小生不幸,学的聪明,致令半生浮浪,一世飘蓬。”茅盾《追求》一:“我们--像某人所说的--浮浪的
    • 17.
      溥仪释义:(1906—1967)即宣统帝。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氏,满族。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退位。1917年张勋复辟,拥其复出为帝,仅十二天即告失败。1924年被冯玉祥国民军赶出皇宫,避居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下潜往东北。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任执政,后称皇帝,改元康德。1945年日本投降,被苏联军队俘虏。1950年移交中国政府,1959年获特赦释放,1961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1967年在北京病故。著有《我的前半生》。
    • 18.
      珠顶释义:用东珠装饰的帽顶,上衔红宝石。清 代正一品官可戴珠顶冠。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顺治 四年,諭 范文程、刚林、祁充格 曰:‘文职衙门,不可无领袖,今尔衙门较前改大,尔三人可用珠顶、玉带。’”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五:“用这颗珠子做的珠顶冠,我曾经戴用过。”参阅《清史稿·舆服志二》。
    • 19.
      生汆释义:生的、半生的、半成品食物倒入沸腾的水中。
    • 20.
      白粥释义:白米煮的稀饭。 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金 元好问《书生》诗:“更笑 登封 武明府,两盂白粥半生忙。”清 黄金台《马头娘神弦曲》:“白粥一盂酒一斝,喃喃拜祷灵祠下。”

半生造句

1.拿破仑虽自命为一世之雄,但却落得个半生囚禁。

2.经过大半生的风风雨雨,到了老年,他反而有一种今昔之感,可又能对谁说呢?

3.我和他只在那次聚会上见过面,彼此半生半熟。

4.陶渊明在后半生隐居在田园之中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5.爷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度过了半生

6.老校长的前半生经历过许多艰难曲折。

7.陶渊明的后半生隐居在山野之中,优哉游哉,过着飘然若仙的田园生活。

8.为了支援家乡建设,他慷慨解囊,捐献出他半生来的所有积蓄。

9.我们不少人就是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岁月中,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地度过了大半生

10.这本大部头着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11.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收留了这个人,不料他是个惯偷,窃了我半生积蓄,真是风中残烛。

12.有多少在异国他乡漂泊半生的老华侨,临终前叮嘱儿女将其骨灰撒到神州大地上,他们想落叶归根。

13.老人的前半生,是在风雨飘摇中度过的,所以他十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4.周先生的鸿篇巨制,耗费了他半生的心血。

15.人生就像迷宫,我们用上半生寻找入口,用下半生寻找出口。

16.我一生清心修道,竟有半生被人视为癫狂!若不做尽狂事,岂非名难副实。

17.这份缠绵真挚的爱情,支撑她度过了苦难的后半生

18.身在人海茫茫中,不经意迷迷糊糊已过完半生

19.半生为国辛苦,后半生享乐国家。

20.我希望您能在后半生的每一刻都感到快乐,我发誓,我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无论发生什么。

半生(ban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半生是什么意思 半生读音 怎么读 半生,拼音是bàn shēng,半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半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