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循法 循法的意思
xún

循法

简体循法
繁体
拼音xún fǎ
注音ㄒㄩㄣˊ ㄈ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n,(1) 遵守,依照沿袭。【组词】:遵循。因循。循环。循规蹈矩。(2) 古同“巡”,巡行。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基本含义

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方法进行某种行动或处理事物。

循法的意思

循法 [xún fǎ]

1. 守法。

循法 引证解释

⒈ 守法。

《战国策·赵策二》:“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史记·礼书》:“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宋 文天祥 《集杜诗·<梅州>序》:“时麾下颇不循法,斩二都统,军政一新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总兵》:“小不循法,立加笞呵,悚息听命。”


循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千释义:⒈《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⒉泛言数目之多。三国 魏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唐 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⒊指三千大千世界。南朝 宋
    • 2.
      不则释义:⒈同“否则”。犹言则,就。不,助词,无义。《逸周书·祭公》:“我不则寅哉,寅哉!”孔晁 注:“寅,敬也。不则,犹言则也。”⒉不循法度。《汉书·贾谊传》:“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於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颜师古 注:“则,法也。”⒊不只;不止。宋 杨万里《己未春日山居杂兴》诗之八:“即今遍地欒枝锦,不则梢头几点红。”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他不则説出来,必然做出来。”⒋见“不咱”。⒌同“否则”。《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太元年》:“时 潞王 使者多为邻道所执,不则依阿操两端,惟 陇州
    • 3.
      不迹释义:不循法度。
    • 4.
      依循释义:依照;遵循:处理这些问题要严格依循法律规定。
    • 5.
      克己自律释义:克制、约束自己,克制住自己的私心,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 6.
      姑妹释义:父之妹。《左传·襄公十二年》“姑姊妹”唐 孔颖达 疏:“父之妹为姑妹。”《旧唐书·珍王諴传》:“德宗 仁孝,动循法度,虽子弟姑妹之亲,无所假借。”
    • 7.
      小行释义:⒈不识大体的行为。《庄子·缮性》:“小识伤德,小行伤道。”⒉指小处的操守,犹小节。《汉书·贾谊传》:“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託於乡党。”宋 李清臣《明责》:“拔一夫而加之万众之上,以为将帅,非求其循法而不失小行,将任之以安危胜负之责也。”⒊旧时的一种礼制。曹郎以下的官员代表天子谒陵,并督促陵官葺治陵园,谓之小行。《南齐书·武帝纪》:“夏四月乙亥,有司奏‘旧格一年两过行陵,三月十五日曹郎以下小行。’”⒋行者的谦称。《宣和遗事》前集:“徽宗 出黄榜召人退水,见一行童将榜收了,有看榜大使即时同行童来城
    • 8.
      履度释义:⒈遵循法度。⒉鞋的大小尺寸。
    • 9.
      率法释义:遵循法度。《左传·昭公四年》:“政不率法,而制於心。”杨伯峻 注:“言 子产 丘赋不循旧法,而由己心制订。”《北史·高聪传》:“聪 在 并州 数岁,多不率法。”宋 王安石《祭吕望之母郡太文》:“秉义率法,困而不渝。”
    • 10.
      罪言释义:《新唐书·杜牧传》:“刘从諫 守 泽潞,何进滔 据 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
    • 11.
      议断释义:论议裁断。 《晋书·刑法志》:“及于 江 左, 元帝 为丞相时,朝廷草创,议断不循法律,人立异议,高下无状。”《明史·刑法志二》:“议断既成,部、寺各立长单,刑部送审掛号,次日即送大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 12.
      谨始释义:慎之于始。《穀梁传·桓公元年》:“‘元年春,王。’桓 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范宁 注:“诸侯无专立之道,必受国於王,若 桓 初立便以见治,故详其即位之始,以明王者之义。”宋 毕仲游《谢赐历日表》:“谨始建官,职绍 重黎 之后;务农重穀,功高 舜 禹 之前。”宋 汪应辰《贺郡王冠礼表》:“用壮本支,率循法度,俾其谨始,庸示有终。”
    • 13.
      践绳释义:遵循法度规矩。 比喻正直。
    • 14.
      身无择行释义:指一身行为遵循法则而无其它选择。
    • 15.
      轨法释义:⒈遵循法度。《史记·孔子世家》:“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宋 叶适《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志铭》:“以牧马券料为负,自南狩则然,常预用二年后税,民以此德其令,傲不轨法。”章炳麟《秦献记》:“斯 以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为祸始。故夫滑稽便辞而不可轨法者,则六国诸子是也。”⒉犹乱法。轨,通“宄”。《晋书·王猛载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鑊,以谢孤负。”
    • 16.
      遵道释义:遵循正道。 亦以比喻遵循法度。
    • 17.
      采苹释义:⒈采集浮萍。《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清 厉鹗《苹洲和鲍明府》之一:“日落采苹去,江 南春色明。”⒉《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苹序》谓“《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左传·隐公三年》:“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后因以“采苹”赞美德行。宋 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
    • 18.
      除免释义:⒈罢免;免去职务。 《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叙阶之法,有以封爵,有以亲戚……有除免而復叙者,皆循法以申之,无或枉冒。”《元代白话碑集录·平遥崇圣宫给文碑(一)》:“得此文状,除别文外,已将本宫并下院差事行下道司除免去讫。”⒉取消,撤消。康有为《大同书》丙部:“方今各国,奴隶之制尽解,卖买人口之风已禁,即 俄 最多奴,亦已除免。”

循法(xun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循法是什么意思 循法读音 怎么读 循法,拼音是xún fǎ,循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循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