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普天之下 普天之下的意思
tiānzhīxià

普天之下

简体普天之下
繁体
拼音pǔ tiān zhī xià
注音ㄆㄨˇ ㄊㄧㄢ ㄓ ㄒㄧㄚ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pǔ, ◎ 全,广,遍。【组词】:普遍。普通。普查。普照。普天同庆。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基本含义

指整个世界、天下间的所有地方。

普天之下的意思

普天之下 [pǔ tiān zhī xià]

1. 整个天下。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

[universally;]

普天之下 引证解释

⒈ 整个天下;遍天下。

《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按,今本《诗·小雅·北山》作“溥天”。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 大悦,加 渊 爵位”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以天下为家。”
《旧唐书·李密传》:“普天之下,率土之滨, 蟠木 距于 流沙,瀚海 穷于 丹穴,莫不鼓腹击壤,凿井耕田,治致昇平,驱之仁寿。”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普天之下,黑暗即将过去,曙光迎来白昼。”
亦省作“普天下”。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普天下的妇道,第一件开心的事无过丈夫当着他的面赞他自己养的儿子。”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普天下没有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国语词典

普天之下 [pǔ tiān zhī xià]

⒈ 全天下。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靡所不至。』」
《红楼梦·第五回》:「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


普天之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天南海北释义:天南地北。
    • 2.
      四面八方释义: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 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
    • 3.
      五湖四海释义: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普天之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面释义:⒈人的脸面。 《墨子·明鬼下》:“矧佳人面,胡敢异心。”孙诒让 间诂:“人面,言有面目而为人,非百兽贞虫飞鸟之比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清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茅盾《子夜》一:“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⒉指人。汉 桓宽《盐铁论·繇役》:“普天之下,惟人面之伦,莫不引领而归其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自实 走了一晌,不见一个人面。”茅盾《子夜》十八:“﹝一位年青小姐﹞因为‘不端’被禁锢起来不许见人面!”⒊犹人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⒋“人面兽心
    • 2.
      天下无敌释义: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 3.
      悠悠众口释义:指普天之下的众人之口。
    • 4.
      戴日戴斗释义:犹言普天之下。
    • 5.
      普天下释义:见“普天之下”。
    • 6.
      泰岳释义:泰山。宋 杨万里《诚斋诗话》:“太学生 姚孝寧《祭李清卿文》首句云:‘皇穹将倾,天柱必折;大地欲仆,泰岳 必蹶。’”《水浒传》第二九回:“﹝ 蒋忠 ﹞自夸大言道:‘三年上 泰岳 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
    • 7.
      溥天释义:遍天下。 《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传·昭公七年》引作“普天之下”。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一:“溥天,今作‘普’,同匹古反。《诗》云:‘溥天之下。’传曰:‘溥,大也’,亦遍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功冒溥天,声贯罔极。”宋 王禹偁《谢转刑部郎中表》:“荼蓼之情既遵于易月,《蓼萧》之泽遂洽于溥天。”清 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八:“溥天同偪仄,穷岂独我遭?”
    • 8.
      率土之滨释义: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 9.
      环海释义:⒈四周的大海。⒉四海,普天之下。
    • 10.
      社稷坛释义:明清帝王祭祀太社(土地神)、太稷(五谷神)的礼制建筑。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今中山公园内。为三层汉白玉石砌方台。台中央埋设“社主石”。台面按五行方位填筑色土:东为青色、南为红色、西为白色、北为黑色、中为黄色,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
      纂绍释义:⒈嗣续。 唐 孙揆《灵应传》:“其后遭世不造,瞰室貽灾,五百人皆遭 庾氏 焚炙之祸,纂绍几絶,不忍戴天,潜遁幽巖,庾 冤莫雪。”⒉继承。宋 司马光《不以卑临尊议》:“武王 纂绍前迹,登隆基绪,追尊先世,告成王业。”《宋史·外国传七·渤海国》:“朕纂绍丕构,奄有四海,普天之下,罔不率俾。”《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光 辅母后,独掌政柄,不务纂绍先烈,肆意大改成绪。”
    • 12.
      绵宇释义:谓普天之下。
    • 13.
      莫非王土释义: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我为贤,却派遣不停。
    • 14.
      赤寰释义:普天之下。
普天之下是什么意思 普天之下读音 怎么读 普天之下,拼音是pǔ tiān zhī xià,普天之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普天之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