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收録 收録的意思
shōu

收録

简体收録
繁体
拼音shōu lù
注音ㄕㄡ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ōu,(1) 接到,接受。【组词】: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2) 藏或放置妥当。【例句】: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组词】:收割。收成。麦收。(4) 招回。【组词】:收兵。收港。(5) 聚,合拢。【组词】:收容。收理。收集。(6) 结束。【组词】:收尾。收煞。收盘。(7) 逮捕,拘押。【组词】:收捕。收监。收押。收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组词】:收束。收心。收伏(亦作“收服”)。

lù,(1) 記載,抄寫。【组词】:記録。載録。抄録。録供。(2) 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组词】:語録。目録。回憶録。(3) 採取,任用。【组词】:録取。收録。録用。甄録(經審查鑒別而任用)。

基本含义

收集记录

收録的意思

收録 [shōu lù]

1. 编辑采用。

这篇文章已收录在这部短篇小说选中。

[ include; ]

2. 收纳任用。

收录职员。

[ employ; ]

3. 指收音和录音。

收录新闻广播。

[ record; ]

收録 引证解释

⒈ 收集抄录。

《后汉书·侯霸传》:“霸 明习故事,收録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於世者,皆施行之。”

⒉ 指文章的被采用。

明 钱德洪 《<王阳集续编·大学问>跋》:“是篇 邹 子 谦之 尝附刻於《大学》古本,兹收録续编之首。”

⒊ 收取。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毁寺时,分遣御史检天下所齐寺及收録金银佛像。”

⒋ 接纳;收容。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録。”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寿数未尽,药误致殂,而阴府不见收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遂成富室,僮僕去者,次第復来,百计夤缘,以求收録。”

⒌ 收捕。

《南史·王敬则传》:“﹝ 王敬则 ﹞使於 高丽,与其国女子私通,因不肯还,被收録然后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除蠹》:“陈氏 子弟亲属数十人,相率号哭,闐塞堦屏, 立(崔立 )使锁闭衙门,一一收録。”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三》:“﹝ 华佗 ﹞能洞见世人之五臟,而不能密察 孟德 之心术,竟被收録坐死。”


国语词典

收録 [shōu lù]

⒈ 录取、登录。

《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霸明习故事,收录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
《三国演义·第二四回》:「望乞收录,誓当图报。」


收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墨法释义:⒈书画的技法。唐 柳宗元《祭弟宗直文》:“汝墨法絶代,知音尚稀,及所著文,不令沉没,吾皆收録,以授知音。”宋 王安石《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诗:“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清 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河阳 名 熙,世传其《瀟湘图》最精,此盖借意成之,而墨法在有无之间,居然苍润。”⒉造墨的方法。宋 何薳《春渚纪闻·烟香自有龙麝气》:“西洛 王迪,隐君子也。其墨法止用远烟、鹿胶二物,铣泽出 陈赡 之右。”
    • 2.
      摄问释义:拘捕审问。《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僧辩 还,过 寿阳,侯景 窃访知之,摄问,具服。”胡三省 注:“摄问,收録其人而问之也。”
    • 3.
      条奏释义:逐条上奏。 《汉书·元帝纪》:“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奏,毋有所讳。”《后汉书·侯霸传》:“霸 明习故事,收録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载垣端华肃顺各款》:“御史 董元醇 条奏事件,特召见 载垣 等面諭照行。”《清史稿·高宗纪一》:“准本年新进士条奏地方利弊。”
    • 4.
      桑榆晚景释义:同“桑榆暮景”。 宋 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録之恩。”金 王彧《禅颂》诗:“桑榆晚景無多子,針芥人生豈易投。”

收録(shou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收録是什么意思 收録读音 怎么读 收録,拼音是shōu lù,收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收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