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 [zhōng tīng]
1. 《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听起来顺耳;好听。
中听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指治狱得当。
引《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
孔 传:“民之所以治,由典狱之无不以中正听狱之两辞。”
《晏子春秋·问下七》:“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
张纯一 校注引 孙星衍 曰:“中听,听狱得中也。”
⒉ 听起来顺耳;好听。
引唐 王建 《赠洪哲师》诗:“老僧真古画,閒坐语中听。”
宋 梅尧臣 《送崔黄臣殿丞之任庐山》诗:“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
《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偏他説句话,我只是中听。”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小芹 ﹞听见她娘哼哼得很中听,站在桌前听了一会,把做饭也忘了。”
国语词典
中听 [zhōng tīng]
⒈ 好听,听来悦耳。
引《儒林外史·第一六回》:「阿叔见他这番话说的中听,又婉委,又爽快,倒也没的说了。」
近入耳
中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入耳释义:犹言不中听;不堪听取。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左右之人,见 陵 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
- 2.
丑话说在前头释义: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 3.
丑话释义:⒈粗俗难听的话:这种丑话不堪入耳。 ⒉指不中听的话(多带有提醒、警告的意思):咱们把丑话说在前头,以后要出了问题,你可别来找我。
- 4.
中听释义:(话)听起来满意:这话中听。
- 5.
串话释义:在电话受话器中听到的由附近的电话线路感应产生的说话声。
- 6.
入耳释义:中听:不入耳。 这句话十分入耳。
- 7.
拉呱释义:方言。 闲谈。陈登科《我的老师》:“他坐在树荫下,和农民们拉呱一个中午。”《人民日报》14:“夜市的一角,我无意中听见一位营业员在同熟人拉呱。”
- 8.
振掉释义:动摇;震动。 《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晋 潘尼《鳖赋》:“翩衔钓以振掉,吁骇人而可恶。”宋 苏辙《舟中听琴》诗:“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振掉鱼龙惊。”
- 9.
毒舌释义:不中听的、恶毒的话。
- 10.
玉柱释义:⒈石柱的美称。唐 杜甫《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宋 王仲旉《南都赋》:“金铺绚日,玉柱凌烟。”明 李梦阳《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⒉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筝等弦乐器。《文选·江淹<别赋>》:“掩金觴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軾。”李善 注:“琴有柱,以玉为之。”唐 杨巨源《雪中听筝》诗:“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南唐 冯延巳《蝶恋花》词:“谁把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清 汪懋麟《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韵》:“朱弦调玉柱,铁拨转檀槽。”⒊指额上隆起的筋肉
- 11.
聪虚释义:指耳孔。虚,洞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学诗·耳箴》:“任他喧万籟,我自静中听,莫把邪声入,聪虚分外灵。”
- 12.
言不入耳释义:指说的话不中听。
- 13.
话语释义:言语;说的话:天真的话语。他话语不多,可句句中听。
- 14.
起先释义:最初;开始:这样做,起先我有些想不通,后来才想通了。蒙眬中听见外面树叶哗哗响,起先还以为是下雨,仔细一听,才知道是刮风。
- 15.
返悔释义:翻悔;后悔。 《红楼梦》第六六回:“那 尤三姐 在房明明听见,好容易等了他来,今忽见返悔,便知他在 贾 府中听了什么话来。”《绿野仙踪》第七十回:“你随我们一年半载,返悔起来,岂不两误。”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为了人民的事业,他愿意把自己讨饭娃子不值钱的生命投了进去,永无返悔。”
- 16.
道士坠驴释义: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载:五代 末隐士 陈抟,乘骡去 汴州,途中听到 赵匡胤 登极作皇帝的消息,大笑坠骡说:“天下从此定矣。”遂入 华山 为道士。后因以“道士坠驴”为乱世结束,天下趋于太平的典故。
- 17.
闲口弄闲舌释义:同“閒口论閒话”。《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你我左右閒在此,大家閒口弄閒舌,何不猜他一番?”《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好在我説书的是閒口弄閒舌,你听书也是梦中听梦话,见怪不怪,且自解闷消閒。”
- 18.
骈集释义:凑集;聚会。《坛经·忏悔品》:“时大师见 广 韶 洎四方之庶,駢集山中听法。”宋 秦观《清和先生传》:“所居冠盖駢集,宾客号呶。”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潞河》:“自 潞河 南至 长店 四十里,水势环曲,官船客舫,漕运舟航,駢集於此。”黄远庸《北京之新年》:“京中向例新年于 香厂 中设市场,为游人士女骈集之地,百货林立,诸戏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