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藏经 大藏经的意思
zàngjīng

大藏经

简体大藏经
繁体大藏經
拼音dà zàng jīng
注音ㄉㄚˋ ㄗㄤˋ ㄐ一ㄥ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cáng zàng,(1) 隐避起来。【组词】: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2) 收存起来。【组词】:收藏。藏品。藏书。储藏。(1) 储放东西的地方。【组词】:藏府。宝藏。(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组词】: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组词】:藏族。(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 同“臟”。

jīng jìng,(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组词】: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组词】: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组词】: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4) 治理,管理。【组词】: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5) 通过。【组词】: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6) 禁受。【组词】:经受。经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组词】:经常。经费。荒诞不经。(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组词】:经脉。经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组词】:已经。曾经。(10) 缢死,上吊。【组词】:自经。(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组词】:月经。经血。(12) 古同“京”,数目。(13) 姓。

基本含义

指佛教经典的集合,也用来形容知识渊博、学问深厚。

大藏经的意思

大藏经 [dà zàng jīng]

1. 佛教经典的总称。内容分经(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和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的说教)、律(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仪规)、论(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三藏,包括印度、中国等国的佛教著述在内。有汉、藏、蒙、满、西夏、日和巴利文等多种文本。

大藏经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典籍的总称。 南北朝 时称“一切经”, 隋 以后始有此称。原指汉文佛典,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典的丛书。


国语词典

大藏经 [dà zàng jīng]

⒈ 佛家诸书的汇刻。为梁武帝于华林园中总集佛家经典所编成。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为佛经有藏之始。简称为《藏经》。


大藏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切经释义:佛教经书的总称,又叫大藏经,简称藏经、佛藏、释藏。《隋书·经籍志四》:“开皇 元年 高祖 普詔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 并州、相州、洛州 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 秘阁。”唐 玄应 著有《一切经音义》,其后 慧琳 诸人尚有续作。
    • 2.
      丽藏释义:高丽 版《大藏经》。
    • 3.
      二藏释义:⒈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 即声闻藏(小乘经)和菩萨藏(大乘经)。⒉指佛藏与道藏。
    • 4.
      佛藏释义:佛教经典的总称。 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 5.
      大藏释义:指大藏经。
    • 6.
      摩移释义:是亿思创世旗下的移动互联软件社区,取自大藏经,又经金庸老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引用,广为世人流传。
    • 7.
      末劫释义:⒈佛教语。谓末法之劫。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八:“庆历 中,齐州 言:有僧 如因,妖妄惑人,輒称正法一千年一劫,像法一千年一劫,末法一千年一劫。今像法已九百六十年,才餘四十年即是末劫,当饥饉、疾疫、刀兵云云……僧録司奏:正法、像法、三灾劫等,悉出大藏经论。”⒉借指黑暗的世道。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今日个秀才每遭逢着末劫,有那等刀笔吏入省登臺,屠沽子封侯建节。”明 王衡《郁轮袍》第七折:“如今末劫浇薄,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颠倒倒颠的,瞎眼人强做 离朱,堂下人翻居堂上。”参见“末法”。
    • 8.
      末法释义:⒈谓不能治本的法术。 系儒家对法家刑名之学的蔑称。《晋书·吕光载记》:“明公受天眷命,方君临四海,景行 尧 舜,犹惧有弊,奈何欲以 商 申 之末法,临道义之神州。”⒉佛教语。指佛法的衰微时期。《隋书·经籍志四》:“然佛所説,我灭度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义如此。”宋 张商英《护法论》:“末法像教之僧败群不律者,势所未免也。”清 龚自珍《最录禅源诸诠》:“居末法中,欲敌生死,如救头然。”章炳麟《<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序》:“虽处末法之中,而群情归慕如此,知正信之未衰也。”⒊泛指宗教的衰微
    • 9.
      血盆经释义:《目连正教血盆经》的简称。 又名《女人血盆经》。旧时在民间流传甚广,但不载于《大藏经》,载于 唐 建阳 书林 范氏 版本《大乘法宝诸品经经咒》和《诸经日诵》。相传谓妇女生育过多,会触污神佛,死后下地狱,将在血盆池中受苦。若生前延僧诵此经,则可消灾受福。明 汤显祖《南柯记·念女》:“到问 契玄禪师,他説凡生产过多,定有触污地神天圣之处,可请一部《血盆经》去,叫他母子们长斋三年,总行懺悔,自然灾消福长,减病延年。”《红楼梦》第十五回:“胡老爷 府里产了公子……叫请几位师父念三日《血盆经》。”
    • 10.
      贯一释义:统贯于某一个基本观念。 语本《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杨伯峻 注:“贯,贯穿,统贯。”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然则博闻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唐 杨炯《<王勃集>序》:“仰贯一以知归,希体二而致远。”明 汤显祖《<蜀大藏经>序》:“象帝摽玄窍之观,似已涉其空实;素王 开贯一之宗,亦未消其所能。”
大藏经是什么意思 大藏经读音 怎么读 大藏经,拼音是dà zàng jīng,大藏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藏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