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杜口 杜口的意思
kǒu

杜口

简体杜口
繁体
拼音dù kǒu
注音ㄉㄨˋ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组词】:杜绝。杜塞(sè)。杜门谢客,防微杜渐。(3)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例句】: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杜口的意思

杜口 [dù kǒu]

1. 闭口。谓不言。

杜口 引证解释

⒈ 闭口。谓不言。参见“杜口裹足”。

《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北齐书·崔暹传》:“至尊或多醉,太后尚不能致言,吾兄弟杜口。”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杜口慎微,虚心养浩。”
清 唐甄 《潜书·除党》:“昔之雄辨如锋者,今之杜口无言者也。”


国语词典

杜口 [dù kǒu]

⒈ 闭口不言。

《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夫后官盛色则贤者隐处,佞人用事则诤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故谥为孝文,庙称太宗。」
《文选·成公缓·啸赋》:「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

闭口


杜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闭口释义:合上嘴不讲话,也比喻不发表意见:闭口不言。
    • 2.
      绝口释义:⒈住口(只用在“不”后):赞不绝口。 ⒉因回避而不开口:他绝口不提此事。

杜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凶徒释义:⒈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⒉凶恶的暴徒。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唐 柳宗元《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清 张维屏《
    • 2.
      弹诘释义:弹劾诘问;责问。 《资治通鉴·宋苍梧王元徽二年》:“上皇命事无大小,皆据律正名,不得为疑奏;合则制可,违则弹詰,尽用墨詔,由是事皆精审。”宋 苏辙《罢提举太平官欲还居颍川》诗:“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詰。”
    • 3.
      文过饰非释义: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过失和错误。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 4.
      杜口结舌释义:犹言杜口吞声。
    • 5.
      杜口绝舌释义: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 6.
      杜口绝言释义:犹言杜口无言。
    • 7.
      杜口裹足释义: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 8.
      滞淹释义:⒈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亦指滞淹之人。《左传·文公六年》:“宣子 于是乎始为国政……续常职,出滞淹。”杜预 注:“拔贤能也。”唐 刘禹锡《苏州谢恩赐加章服》:“伏遇陛下膺期御宇,大振滞淹。”《资治通鉴·唐高宗乾封二年》:“比来公卿有所荐引,为谗者已指为朋党,滞淹者未获伸而在位者先获罪,是以各务杜口耳!”⒉闭塞,不通畅。清 黄景仁《客斋偶成》诗:“到处蜗庐感滞淹,晓凉差喜失朱炎。”
    • 9.
      结舌钳口释义:见“結舌杜口”。
    • 10.
      翕习释义:⒈威盛貌。 汉 蔡邕《释诲》:“隆贵翕习,积富无崖。据巧蹈机,以忘其危。”《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鏹巨万,釽摫兼呈,亦以财雄,翕习边城。”吕延济 注:“翕习,威盛貌。言其雄富所致威盛,及於边城。”唐 刘希夷《将军行》:“献凯归京都,军容何翕习。”《新唐书·李昭德传》:“声威翕习,天下杜口。”⒉风吹拂貌。汉 马融《广成颂》:“翕习春风,含津吐荣。”⒊迅急貌。《文选·张华<鹪鹩赋>》:“飞不飘颺,翔不翕习。”李周翰 注:“翕习,急疾貌。”⒋和谐。《文选·左思<吴都赋>》:“荆 艷 楚 舞,吴 愉 越
    • 11.
      覆手释义:⒈把手掌向下一翻。比喻事情容易办成。《后汉书·皇甫规传》:“今兴改善政,易於覆手,而羣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⒉喻时间迅速。唐 温庭筠《醉歌》:“劝君莫惜金罇酒,年少须臾如覆手。”宋 杨万里《食蒸饼作》诗:“诗人一腹大於蝉,飢饱翻手覆手间。”⒊古射礼。用右手由弓上取矢。《仪礼·乡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一个兴,其他如上射。”郑玄 注:“覆手,由弓上取矢者,以左手在弓里,右手从表取之,亦便。”⒋古饮宴礼。饭后用手抹嘴。《礼记·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孔颖达 疏:“覆手
    • 12.
      路绝释义:⒈道路阻绝。《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十四》:“无故相然我,路絶行人断,夜夜故望汝。”晋 孙绰《游天台山赋》:“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絶而莫晓。”明 杨慎《滇载记》:“羣蛮怨怒,引 吐蕃 攻 知古 杀之,於是 姚 雋 路絶,晟 犹奉 唐 正朔。”⒉泛指通道阻塞。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而使直臣杜口,忠讜路絶。”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 13.
      默成释义:谓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语出《易·繫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明史·儒林传一·王敬臣》:“初,受 校(魏校)默成之旨,尝言议论不如著述,著述不如躬行,故居常杜口不谈。”

杜口(du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杜口是什么意思 杜口读音 怎么读 杜口,拼音是dù kǒu,杜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杜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