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 [xiàn fǔ]
1. 御史台。
宪府 引证解释
⒈ 御史台。
引唐 杜甫 《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屡乘驄。”
仇兆鳌 注:“御史所居之署, 汉 谓之御史府,亦谓宪臺。”
《旧唐书·杨收传》:“俄而 假 自 浙西 观察判官入为监察御史, 收 亦自 四川 入为监察。兄弟并居宪府,特为新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臣职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
清 黄景仁 《百字令·宿王介子先生斋头话旧》词:“荆州 初识,记霜清宪府,天寒 梦泽。”
宪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台释义:⒈官署名。唐 高宗 时曾改门下省为东台,后因以沿称门下省。《新唐书·百官志二》:“龙朔 二年,改门下省曰东臺。”《新唐书·张文瓘传》:“乾封 二年,迁东臺侍郎、同东西臺三品,遂与 勣 同为宰相。”宋 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朔野按行犹爵跃,东臺瞑坐觉乌飞。”⒉唐 时东都御史台的省称。唐 赵璘《因话录·徵》:“武后 朝,御史臺有左右肃政之号,当时亦谓之左臺、右臺,则宪府未曾有东西臺之称。惟俗间呼在京为西臺,东都 为东臺。”唐 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南国人无怨,东臺吏不欺。”自注:“微之 使 东
- 2.
佣直释义:亦作“佣值”。 受雇的工钱。《旧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德宗 以亲军委 白志贞。志贞 多纳豪民赂,补为军士,取其佣直,身无在军者,但以名籍请给而已。”《金史·世宗纪下》:“詔夹道三十里内被役之民与免今年租税,仍给佣直。”清 赵翼《山行杂诗》之二:“佣夫见官僱,知从宪府下。将我作奇货,佣直索高价。”孙中山《答<朝日新闻>记者》:“外洋资本家利 中国 人之勤劳而佣值廉也,遂向 中国 招工。”
- 3.
擢桂释义:犹折桂。指科举及第。唐 杜诵《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宋 杨万里《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诗:“印山 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恩。”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高蟾》:“明年 李昭 知贡,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
- 4.
礼闱释义:⒈汉 代尚书省在 建礼门 内,又近禁闱,故称之为礼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出入礼闈,朝夕旧馆。”李善 注引《十洲记》:“崇礼闈,即尚书上省门;崇礼 东 建礼门,即尚书下舍门,然尚书省二门名礼,故曰‘礼闈’也。”张铣 注:“礼闈,尚书省也。”唐 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朝含香兮礼闈,夕青琐兮黄扉。”⒉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唐 杜甫《哭长孙侍郎》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唐 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续和》:“礼闈新榜动 长安,九陌人
- 5.
起疾释义:⒈病中起用,以表对其人的重视。北周 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诗:“枚乘 还起疾,贡禹 遂弹冠。”倪璠 注:“《汉书》曰:‘梁 客皆善属词赋,乘 尤高。孝王 薨,乘 归 淮阴。武帝 自为太子闻 乘 名,及即位,乘 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徵 乘,道死。’”⒉犹起病,使病者恢复健康。宋 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臣虽至愚,窃论今日之事,恐其由前之时而处以后之势,用后之术而求前之功,补泻杂医,不能起疾,禾莠参种,迄靡丰年,此所谓治国之意当先明者也。”⒊引起祸患。《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李膺 諫曰:‘使君前有严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