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饶 [féi ráo]
1. 肥沃富饶。
3. 富裕多财。
肥饶 引证解释
⒈ 肥沃富饶。
引《管子·八观》:“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寳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后汉书·冯衍传上》:“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
清 戴名世 《陈某诗序》:“余尝闻东南江海之壖,土田肥饶,山川秀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他看见那 岐山 下的土地十分肥饶,便开始钻龟。”
⒉ 富裕多财。
引《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以致肥饶。”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家声清白,囊橐肥饶。”
《英烈传》第三五回:“今 苏 湖 一带地方,民众肥饶。”
国语词典
肥饶 [féi ráo]
⒈ 充足、茂盛。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家声清白,囊橐肥饶。」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书上看过,说这地方水草肥饶。」
近肥沃
肥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且犹释义:亦作“且由”。尚且。《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君子之於物,无所苟而已,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於人乎?”《孟子·尽心上》:“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后汉书·杨终传》:“昔 殷 民近迁 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明 周履靖《锦笺记·协计》:“谩猜嫌,何论年少,我见且犹怜。”
- 2.
义田释义: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 大塘者,勾践 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 富中。”此当为义田之始。后即泛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宋 钱公辅《义田记》:“范文正公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羣族之人。”清 恽敬《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私田之公於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於士者曰学田。”建国前,陕甘宁边区 政府也提倡设置义田,以救济贫苦劳动人民。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奖励和推行义田义仓运动,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的基础。”
- 3.
壤地释义:⒈田地。《管子·八观》:“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韩非子·难二》:“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章炳麟《定版籍》:“孙文 曰:‘故买鬻者,庚偿其劳力而已,非能买其壤地也。’”⒉国土;领土。《左传·哀公十一年》:“越 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唐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今僕射 裴公 开镇蛮 荆,统郡惟九,常侍 杨公,领 湖 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吴玉章《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苏联 ……与 中国 和 日
- 4.
怒马释义:⒈奋马。 《左传·定公八年》:“林楚 怒马及衢而驰,阳越 射之,不中。”宋 苏轼《方山子传》:“方山子 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⒉体健气壮的马。《后汉书·第五伦传》:“蜀 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貲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李贤 注:“怒马,谓马之肥壮,其气愤怒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宫梦弼》:“僕十餘辈,皆骑怒马如龙。”
- 5.
益实释义:谓充实人口。《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秦中 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
- 6.
美地释义:殷富肥饶之地。
- 7.
肥饶释义:⒈肥沃富饶。 《管子·八观》:“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汉 贾谊《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寳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后汉书·冯衍传上》:“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清 戴名世《陈某诗序》:“余尝闻东南江海之壖,土田肥饶,山川秀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他看见那 岐山 下的土地十分肥饶,便开始钻龟。”⒉富裕多财。《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以致肥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家声清白,囊
- 8.
重宝释义:⒈犹重器。多指鼎彝宝器。《战国策·东周策》:“西周 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⒉泛指贵重的财宝。《孔子家语·屈节》:“重宝以悦其心,卑辞以尊其礼。”汉 贾谊《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收市重宝,逃入反侧之地。”明 刘基《郁离子·犁冥》:“余实有重宝,今将献之。”⒊中国 古钱币的一种名称。以一当十、或当五十,有铜、铁、铅质的三种。币面多在“重宝”二字前铸有年号。最早的是 唐肃宗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铸的“乾元重宝”。后有 南汉 的“乾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