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拙 [yú zhuō]
1. 愚昧笨拙。
愚拙 引证解释
⒈ 愚昧笨拙。
引《吕氏春秋·勿躬》:“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则愚拙者请矣,巧智者詔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
冰心 《寄小读者》十四:“如今不再干那愚拙、煞风景的事。”
亦指愚昧笨拙之人。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軾 到郡二十餘日矣。民物椎鲁,过客稀少,真愚拙所宜久处也。”
国语词典
愚拙 [yú zhuō]
⒈ 愚昧笨拙。
引《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而下无愚拙之诛。」
《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
近呆笨
反乖巧 智巧 聪慧 颖慧
⒉ 对人自谦之辞。
例如:「不揣愚拙,谨献刍言。」
愚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拙释义:谦词。无用的愚拙的人。
- 2.
偏怀浅戆释义:指心思偏窄,浅陋愚拙。
- 3.
孱愚释义:⒈鄙陋愚拙。⒉指鄙陋愚拙之人。
- 4.
守愚释义:保持愚拙,不事巧伪。
- 5.
安分守拙释义:规矩老实,宁按照愚拙的想法行事,也不取巧。
- 6.
幽拙释义:愚拙。亦指愚拙的人。
- 7.
惷戆释义:愚拙戆直。
- 8.
愚心释义:⒈愚拙之心。 ⒉犹愚诚。⒊谦称自己的意见。
- 9.
愚计释义:愚拙之计。自谦之词。
- 10.
抱拙释义: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古尊宿语录》:“云峯 悦禪师 语録《颂古》:‘抱拙 少林 已九年,赵州 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峯色。’”元 揭傒斯《题<渊明抚松图>》诗:“抱拙辞下邑,旷然获所安。”清 宗元豫《七夕集晓榭》诗:“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迴。”
- 11.
抱朴守拙释义:固守住愚拙,愚拙为自谦词。
- 12.
拙守释义:安于愚拙,不取巧。
- 13.
朴愚释义:⒈质朴愚钝。常用为谦词。《汉书·南粤传》:“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宋 司马光《答周源同年书》:“光 生而朴愚,行能无所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詔。”⒉质朴愚拙。常用为谦词。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宋 曾巩《齐州谢到任表》:“不知苟曲以取容,但信朴愚而自守。”清 龚自珍《寒月吟》之二:“朴愚伤於家,放诞忌於国。”
- 14.
朽钝释义:衰朽愚拙。多作谦词。
- 15.
槁杌释义:愚拙貌;愚痴貌。
- 16.
痴癖释义:谓愚拙而不随流俗。
- 17.
矜闵释义:同“矜悯”。宋 苏轼《与蔡景繁书》之一:“又念以重罪废斥,不敢復自比数於士友间,但愧缩而已,岂意仁人矜閔,尚赐记録,手书存问,不替畴昔。”宋 苏辙《辞门下侍郎札子》:“况臣久以愚拙,误蒙矜閔,幸今命出未下,势尚可回。”
- 18.
自安释义:⒈自安其心;自以为安定。《荀子·王霸》:“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汉书·张禹传》:“禹 与 凤 并领尚书,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 凤。”唐 陈鸿《长恨歌传》:“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自古夷狄盗贼之祸,所以蔓延滋大,日深一日,其终或至於亡国者,皆将帅之臣玩寇以自安,养寇以自固,誉寇以自重也。”⒉自己甘心情愿。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⒊自谋安乐。《国语
- 19.
诡拙释义:不合常情而愚拙。
- 20.
闇钝释义:愚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