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的意思
jiēshèhuì

阶级社会

简体阶级社会
繁体階級社會
拼音jiē jí shè huì
注音ㄐㄧㄝ ㄐㄧˊ ㄕㄜˋ ㄏㄨㄟ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ē,(1) 为了便于上下,用砖石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形的道。【例句】:阶除(台阶)。阶墀(台阶)。阶级。阶下囚。台阶。(2) 等级,层次。【组词】:阶层。官阶。军阶。音阶。(3) 凭借。【例句】:阶缘(凭借,依附)。(4) 由来。【组词】:阶祸。(5) 途径。【组词】:阶段。

jí,(1) 层次。【组词】:石级。拾级而上。(2) 等次。【组词】:级别。级差(chā)。(3) 学校里学生所在学年的分段。【组词】:年级。级任。(4) 古代指战时或用刑斩下的人头。【组词】:首级。(5) 量词,用于台阶、楼梯。【例句】:从一楼到三楼有四十多级台阶。

shè,(1)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组词】: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2) 团体或机构。【组词】:报社。结社。

huì kuài,(1) 总计。【例句】: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2) 姓。

基本含义

指社会分为不同的阶级,人们的地位和财富由其所属的阶级决定。

阶级社会的意思

阶级社会 [jiē jí shè huì]

1. 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形态。阶级社会有几个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

阶级社会 引证解释

⒈ 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形态。阶级社会有几个发展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四:“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约当 商 周 时期,散居在现今 甘肃、青海 地区的各族人民,很可能已进入了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生观释义:对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理想和个人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世界观是一致的。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阶级社会中,人生观具有阶级性。
    • 2.
      公社释义:⒈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一种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在阶级社会中也保持了很长一个时期。⒉欧洲历史上的城市自治机关,如法国、意大利等国早期的公社。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初级形式。⒊无产阶级政权的一种形式,如法国1871年的巴黎公社,我国1927年的广州公社。⒋特指人民公社。
    • 3.
      列宁主义释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胜利;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联盟的特殊形式,是阶级斗争在新条件下的继续,是民主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还必须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殖民地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新型的革命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一切组
    • 4.
      剥削阶级释义: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如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 5.
      剩余劳动释义:劳动者在生产中为维持本人及其家属生活以外所消耗的劳动。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存在的共同基础;同时,由于剥削剩余劳动的具体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
    • 6.
      十月革命释义: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在首都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 7.
      古代刑法释义:刑法,是伴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用以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
    • 8.
      奴隶社会释义:也叫奴隶占有制社会。阶级社会的第一种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掌握着国家机器,极其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和贫民。奴隶承担着生产物质资料的重负,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可以由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戮。随着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激化和封建制因素的增长,奴隶社会逐渐瓦解。
    • 9.
      宗教释义: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现实世界在人们意识里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等,把希望寄托于“天国”或“来世”。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在原始社会里,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便产生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形成了最初的宗教。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常常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中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五大宗教。
    • 10.
      寄生阶级释义:指剥削阶级。 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 11.
      巴尔扎克释义: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中产阶级家庭。早期作品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转向现实题材。其《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揭露金钱关系如何成为资产阶级社会一切活动的动力,着重探究不同类型的人性。他认为作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计划写一套反映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定名为《人间喜剧》,完成了九十多部。著名的还有《幻灭》《贝姨》《农民》等。
    • 12.
      平民释义:⒈阶级社会中除享有特权的统治阶级以及奴隶、农奴以外的人。⒉普通的人:平民百姓。
    • 13.
      思想释义:⒈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⒉念头;想法:她早有去西部地区参加经济建设的思想。⒊思量。
    • 14.
      意识形态释义:指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 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直接、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 15.
      硬撑门面释义:装体面,假充上流。 保持高等或中等阶级社会地位的风度、架子或门面,尤指面临着衰败的情况。
    • 16.
      种姓释义:某些国家的一种世袭的社会等级。种姓的出现与阶级社会形成时期的社会分工有关。在印度,种姓区分得最为典型,最初分为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和学者)、刹帝利(武士和贵族)、吠舍(手工业者和商人)和首陀罗(农民、仆役)。种姓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不能交往。后来又在种姓之外分出一个社会地位最低的“贱民”阶层。
    • 17.
      第三种人释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胡秋原、苏汶 等人,自称是居于国民党反动文人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并用以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主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憎恶,压迫,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然而他不知道,因此他也写不出,于是他自称‘第三种人’,他‘为艺术而艺术’,他即使写了出来,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而已。”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在这天罗地网的阶级社会里,你逃不到什么地方去,也就做不成什
    • 18.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释义:简称民主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俄国1905年的革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生的,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彻底完成,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19.
      资本主义社会释义:阶级社会的第三种形态。 参见〔资本主义〕
    • 20.
      阶级社会释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是人类社会特定的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没有阶级。随着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是什么意思 阶级社会读音 怎么读 阶级社会,拼音是jiē jí shè huì,阶级社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阶级社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