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桥 [jīn qiáo]
1. 桥梁。
3. 指洛水上的天津桥。
津桥 引证解释
⒈ 桥梁。
引《史记·天官书》“旁一星,曰王良” 唐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客星守之,津桥不通。”
唐 李绅 《移九江》诗:“津桥归候吏,竹巷开门户。”
⒉ 指 洛水 上的 天津桥。
津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俘掠释义:俘获抢劫。《旧唐书·李密传》:“入 东都,俘掠居人,烧 天津桥。”《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时 河东 州县,俘掠之餘,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徵敛无所得,军中乏食。”《新五代史·杂传·孟方立》:“晋 数遣 李存孝 等出兵以窥 山东,三州之人俘掠殆尽,赤地数千里,无復耕桑者累年。”
- 2.
偷曲释义:唐 元稹《连昌宫词》:“李謩 擪笛傍宫墻,偷得新翻数般曲。”自注:“又 玄宗 尝於 上阳宫 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詰验之,自云:‘某其夕窃於 天津桥 玩月,闻宫中度曲,遂於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 长安 少年善笛者 李謩 也。’玄宗 异而遣之。”后常以此事入诗词戏曲。清 洪昇《长生殿》有《偷曲》一出,即言其事。
- 3.
凋年释义:⒈岁暮。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於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羣山。”⒉晚年。唐 白居易《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如何,悠扬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宋 杨万里《再辞免札子》:“伏念某才疏用世,景迫凋年。”
- 4.
南桁释义:桥名。 即 朱雀桁。在 南京市 南 秦淮河 上。三国 吴 名 南津桥,因在 朱雀门 南,也叫 朱雀桥。又因在 台城 南,也叫 南桁。《晋书·王敦传》:“敦、充 首同日悬于 南桁,观者莫不称庆。”清 曹寅《题<云辨上人小册>》诗:“南桁 不是无车马,老树匡牀只恋家。”
- 5.
博鬻释义:换取。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士庶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珮,锦绣衣衾,日陈于 天津桥 市中,惟博鬻升合米豆,以救朝夕。”
- 6.
天津释义:⒈银河。⒉指天津桥。⒊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
- 7.
天津桥释义:古浮桥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西南。隋炀帝 大业 元年迁都,以 洛水 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因建此桥,名曰 天津。隋 末为 李密 烧毁,唐 宋 屡次改建加固,金 以后废圮。唐 白居易《和友人洛中春感》诗:“莫悲 金谷园 中月,莫叹 天津桥 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人?”
- 8.
常山舌释义:《新唐书·颜杲卿传》载:“杲卿 至 洛阳,禄山 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 瞋目駡曰:‘汝 营州 牧羊 羯 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 唐 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 不胜忿,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绝,贼钩断其舌,曰:‘能復駡否?’杲卿 含胡而絶。 ”颜杲卿 为 常山 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宁死不屈之典。
- 9.
平荡释义:⒈见“平荡”。 ⒉亦作“平盪”。扫荡平定。《后汉书·梁统传》:“高帝 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南朝 宋 鲍照《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唐 康骈《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唐 杜牧《感怀》诗:“勃云走轰霆,河南 一平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 朱玫 李昌符,然后平盪 朱温。”
- 10.
朱雀桁释义:亦称“朱雀航”。六朝都城 建康(今 江苏 南京市),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晋 改名 朱雀桁。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钱凤 奄至都下,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唐 温庭筠《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 11.
河桥释义:⒈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东 大庆关 与 山西省 永济县 西 蒲州镇 之间 黄河 上。战国 秦昭襄王 建。黄河 上建桥始于此。唐 通称 蒲津桥。《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桥。”张守节 正义:“此桥在 同州 临晋县 东,渡 河 至 蒲州,今 蒲津桥 也。”唐 杨炯《李怀州墓志铭》:“昭襄王 始作 河桥,穆天子 至於 雷首。”⒉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贵德县 南 黄河 上。《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贯友 ﹞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桥,欲度兵击 迷唐。”
- 12.
洛桥释义:指 洛阳市 天津桥。桥在 洛水 上,故亦称“洛桥”。唐 祖咏《江南旅情》诗:“为报空潭橘,无媒寄 洛桥。”
- 13.
洛阳桥释义:⒈指 洛阳市 天津桥。唐 李益《上洛桥》诗:“何堪好风景,独上 洛阳桥。”宋 岑象求《吉凶影响录》:“韦丹 未第时,洛阳桥 见渔者得一黿甚大,丹 异之,买投於河。”明 张昱《感事》诗:“洛阳桥 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⒉指 泉州 之 万安桥。在 福建省 泉州市 东北 洛阳江 上,故亦称“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梁架式大石桥。北宋 蔡襄 守 泉州 时建成,并题名为 万安渡桥。因造桥工程艰巨,故有海神协助修桥的神话。初成时长三百六十丈,广一丈五尺,后屡有扩建。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夏得海》:“泉州 洛阳桥
- 14.
津桥释义:⒈桥梁。 ⒉指洛水上的天津桥。
- 15.
海商释义:从事海上贸易的人。唐 王建《汴路即事》诗:“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新唐书·孔戣传》:“旧制,海商死者,官籍其貲,满三月无妻子诣府,则没入。”宋 陆游《三江》诗:“年丰坊酒贱,盗息海商多。”
- 16.
翻经释义:⒈指翻译佛经。隋 杜宝《大业杂记》:“门南 洛水 有 翊津桥,通翻经道场。”唐 温庭筠《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客儿 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按,客儿,谢灵运 小字。⒉繙經:犹读经。清 徐增《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清 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⒊台名。在今 江西省 临川市。南朝 宋 谢灵运 为 临川 内史,于府治南 宝应寺 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 翻经台。唐 颜真卿 有《抚州宝应寺翻经臺记》
- 17.
草上飞释义:⒈形容跑得飞快。前蜀 韦庄《观猎》诗:“鶻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黄巢》:“曾绘己像,题诗云:‘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 上无人识,独依阑干看落暉。’”⒉指跑得飞快的人。海默《我的引路人》:“﹝ 老马 ﹞把民兵队长拉到我们跟前介绍道:‘同志们,这是这一片有名的草上飞。’”⒊旧指行驶在内河的一种小快船。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传宣接递用小快船,名草上飞。”《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汤镇臺 ﹞命大公子,叫了一个草上飞,同 萧柏泉 到 扬州 去
- 18.
葱笼释义:⒈亦作“葱笼”。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唐 元稹《春》诗:“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笼。”唐 黄滔《谢试官》:“伏惟博士鸣 岐 瑞质,歌 郢 至音,葱笼而 张 柳风垂,逈拔而 嵇 松雪峭。”《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之改造(三)》:“使遍山树木葱笼,鬱鬱苍苍,则保水之力极大而水源深远。”⒉犹朦胧。唐 白居易《晓上天津桥闲望》诗:“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笼半出烟。”唐 姚合《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鐘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
- 19.
颜钩释义:唐 颜杲卿,玄宗 时为 常山 太守。天宝 十四年起兵讨 安禄山,次年为 史思明 所执,骂贼不屈,安禄山“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贼鉤断其舌,曰‘復能駡否?’杲卿 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鉤”为忠烈不屈的典故。元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颜 鉤凛忠劲,杜 诗蔚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