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伯 [shān bó]
1. 山神。传说琅琊·王知远,初入茅山,师事陶弘景,因儿时损一童子吻,不得白日升天,年一百二十六卒,封少室山伯。见《谈宾录》。称生长一百五十年的何首乌。
山伯 引证解释
⒈ 山神。传说 琅琊 王知远,初入 茅山,师事 陶弘景,因儿时损一童子吻,不得白日昇天,年一百二十六卒,封 少室 山伯。见《谈宾录》。
⒉ 称生长一百五十年的何首乌。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八·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号山伯。”
山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侗戏释义: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广西、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 清 嘉庆、道光 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 2.
嘎锦释义:侗族曲艺曲种。 流行于 贵州、广西、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嘎锦”侗语意为“叙事歌”。唱调具有民歌特色。传统曲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 3.
坟碑释义:墓碑。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九场:“要是我有不测长和短,就在那 胡桥镇 上立坟碑。”
- 4.
宝卷释义: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的一种。由唐代寺院中“俗讲”发展而成,流行于明、清。形式上以韵文为主,夹杂一部分散文。内容上早期多为佛教故事,明以后逐渐取材于民间故事或现实生活。如《梁山伯宝卷》等。
- 5.
山伯释义:⒈山神。传说 琅琊 王知远,初入 茅山,师事 陶弘景,因儿时损一童子吻,不得白日昇天,年一百二十六卒,封 少室 山伯。见《谈宾录》。⒉称生长一百五十年的何首乌。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八·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号山伯。”
- 6.
打闷雷释义:⒈[北方口语]比喻不明底细,闷在心里瞎猜。 ⒉山伯的脑袋瓜子里整天打闷雷。--锦云等《山伯》
- 7.
标题音乐释义:借助文学、景物、个人情趣等标明题目的器乐曲。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 8.
梁山伯释义: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要人物。他与祝英台结拜兄弟,同学三年,不知其为女子。英台先归,假言将妹嫁许。山伯访英台时才知英台是女子,也才知嫁妹之真意。但英台已由父作主许配马文才。山伯郁悒病逝。英台出嫁,经其墓哀祭,地忽裂开,英台跃入。山伯英台化作蝴蝶,比翼双飞。梁山伯是个敦厚而不谙世故,多情而难释情怀的书生形象。
- 9.
祝英台释义: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要人物。她乔装男子外出求学,与梁山伯同窗三载,结拜为兄弟,对山伯产生爱慕之情。临别托言为小妹提亲,实则以身相许。回家后父亲逼她嫁给马文才,梁山伯知变悒郁而死。她出嫁路经山伯墓恸哭祭奠。地忽开裂,她跃入墓中,与山伯化蝶共舞。是忠于爱情,与封建礼教抗争的艺术典型。
- 10.
许亲释义:⒈[accept a proposal (of marriage)] 答应婚事⒉许亲酒⒊答应婚事。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把这盏许亲酒又不敢慢俄延,则素扭迴头半口儿家刚刚的嚥。”《柳荫记·四九求方》:“[ 梁山伯 :]许亲是你亲口讲,只望地久与天长,谁知伯父来阻挡,犹如隔了万堵墙。”
- 11.
送子观音释义:古代传说能保祐人生子的 观音菩萨。《八琼室金石补正·北齐王三娘造像记》:“天保 元年正月十八日,清信女 王三娘 为 子敬 造 送子观音 像一区。”《白雪遗音·玉蜻蜓·访庵》:“[生]何为 送子观音?[旦]那些积善人家,暮年无子,到此烧香许愿,抱了一个回去,后来产下麟儿,前来还愿,最是灵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四场:“观音 堂,观音 堂,送子观音 坐上方。”亦称“送子娘娘”。巴人《莽秀才造反记》第八章:“但她毕竟常常是自动也是被逼,去 送子娘娘 神像座栏前,年年缚上一根稻草。她还许下愿,祝望早日有个儿
- 12.
金山伯释义:美国 旧金山 旧时译作“金山”。后指少壮出国到 美洲 做工,老大回来的华侨为“金山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