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钓竿 钓竿的意思
diàogān

钓竿

简体钓竿
繁体釣竿
拼音diào gān
注音ㄉㄧㄠˋ ㄍㄢ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ào,(1) 用饵诱鱼上钩。【组词】:钓鱼。钓饵。垂钓。钓具。(2) 施用手段取得。【组词】:沽名钓誉。

竿

gān,(1) 竹子的主干。【组词】:竹竿。立竿见影。揭竿而起。(2) 特指“钓鱼竿”。【组词】:垂竿。投竿。竿钓。(3) 古代指竹简。【例句】:竿牍(书信)。

基本含义

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钓竿的意思

钓竿 [diào gān]

1. 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fishing rod;]

钓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钓杆”。

⒉ 钓鱼竿。

三国 魏 曹丕 《钓竿行》:“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
唐 张祜 《京城寓怀》诗:“三十年持一钓竿,偶随书荐到 长安。”
《红楼梦》第三八回:“黛玉 放下钓杆,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

⒊ 古曲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钓竿》, 伯常子 妻所作也。《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三》收有《钓竿》三首、《钓竿篇》四首。

伯常子 避仇河滨为渔父,其妻思之,每至河侧作《钓竿》之歌。后 司马相如 作《钓竿》之诗,今传为古曲也。”


国语词典

钓竿 [diào gān]

⒈ 钓鱼用的竹竿,一端系线,线端有钩。

《红楼梦·第三八回》:「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坐著,拿了钓竿钓鱼。」


钓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般般释义:⒈谓多种多样。唐 方干《海石榴》诗:“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须臾饮食如法,一般般滋味,肉食难压。”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今日个画堂春暖宴佳宾,舞东风落红成阵,摆设的一般般殽饌美,酬酢的一个个綺罗新。”⒉一样,相同。唐 罗隐《下第作》诗:“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这婆婆説的那生时年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时一般般的。”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便一似生箇身外身,一般般两箇佳人。”
    • 2.
      人面竹释义:竹名。 节密而凸,如人面状,故名。多栽于庭园,以供观赏,其干可作手杖、钓竿等。
    • 3.
      手竿释义:指不装绕线轮的钓竿。 多用于淡水垂钓,长度一般为3手竿8米。
    • 4.
      投竿释义:⒈投钓竿于水。谓垂钓。《庄子·外物》:“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为饵,蹲乎 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三国 魏 嵇康《四言》诗:“放棹投竿,优游卒岁。”宋 范仲淹《临川羡鱼赋》:“胡不学投竿之术,自取盈车。”清 陈梦雷《雨夜泊桐庐》诗:“投竿堪寄兴,何事嘆飘蓬。”⒉丢掉钓竿。谓罢钓,借指出仕。相传 吕尚 钓于 渭 滨,周文王 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同载而归,以为师。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又 汉 郅恽 曾从 郑次都 隐于 弋阳山 中,渔钓甚娱,后举孝廉出仕。见《东观汉记·郅恽传》。三国 魏
    • 5.
      持竿释义:执持钓竿。指钓鱼。
    • 6.
      掣鲸释义:比喻才大气雄。 语本 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金 元好问《晨起》诗:“掣鲸莫倚平生手,只有东溪把钓竿。”
    • 7.
      渔竹释义:钓竿。
    • 8.
      渔郎释义:打鱼的年轻男子。唐 许浑《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诗:“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明 文徵明《桃园图》诗:“桑麻鸡犬自成村,天遣渔郎得问津。”清 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布歌》:“山中胜不传山外,武陵 难向渔郎道。”
    • 9.
      竿累释义:钓竿和钓线。
    • 10.
      竿纶释义:钓竿和钓线。
    • 11.
      纶竿释义:钓竿。
    • 12.
      设榻释义:⒈设置床榻。《新唐书·韦縚传》:“朔日於 宣政 设榻,东向置案,縚 坐读之。”⒉《后汉书·徐穉传》载:徐穉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时 陈蕃 为太守,不接待宾客,“唯 穉 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设榻”指款待敬重的宾客或知交。宋 梅尧臣《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我期霰雪时,来听幽声卧。应当为设榻,勿使赏心剉。”明 申涵光《怀太原傅青主》诗:“曾约溪村访钓竿,数年设榻待君欢。”
    • 13.
      诗卷释义:诗集。唐 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清 顾炎武《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 14.
      赪尾释义:⒈亦作“頳尾”。 赤色的鱼尾。晋 张协《七命》:“范公 之鳞,出自 九溪,頳尾丹鳃,紫翼青鬐。”⒉借指鱼。宋 徐铉《和御制夏日垂钓作》:“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飜素荇香。”宋 梅尧臣《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诗:“青蓑潭上老赬尾,网中鱼买作秋盘。”⒊《诗·周南·汝坟》:“魴鱼赬尾,王室如燬。”毛 传:“赬,赤也,鱼劳则尾赤。”后以“赬尾”指忧劳,劳苦。唐 罗隐《西京崇德里居》诗:“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 长安 ……锦鳞赬尾平生事,却被閒人把钓竿。”前蜀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
    • 15.
      轮竿释义:一种钓竿。因装有收卷钓线的转轮,故称。
    • 16.
      轮鈎释义:亦作“轮鉤”。 钓竿上装有小轮以收卷钓丝的钓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波上惟见一人,唱謳歌而拨棹,手持轮钩,欲以(似)鱼(渔)人。”蒋礼鸿 通释:“现在 浙江 金华 人所用的钓竿,钓丝很长,头上装有好几枚双尖钓钩,可以下到很远的地方,而於近钓竿把手处装置直径三四市寸的小轮,用来收捲钓丝。这种情形,和变文所説‘收轮捲索’相合,应是轮钩的遗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戏跃莲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轮鉤。无端摆断芙蓉朶,不得清波更一游。”
    • 17.
      轮钩释义:亦作“轮鉤”。钓竿上装有小轮以收卷钓丝的钓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波上惟见一人,唱謳歌而拨棹,手持轮钩,欲以(似)鱼(渔)人。”蒋礼鸿 通释:“现在 浙江 金华 人所用的钓竿,钓丝很长,头上装有好几枚双尖钓钩,可以下到很远的地方,而於近钓竿把手处装置直径三四市寸的小轮,用来收捲钓丝。这种情形,和变文所説‘收轮捲索’相合,应是轮钩的遗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戏跃莲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轮鉤。无端摆断芙蓉朶,不得清波更一游。”
    • 18.
      释钓释义:放下钓竿。谓由隐入仕。相传 吕尚 垂钓 渭水,遇 周西伯(文王),载与俱归,立为师,后辅 武王 兴 周 灭 殷。
    • 19.
      钓丝释义:钓竿上的垂线。
    • 20.
      钓具释义:钓鱼用具,如钓竿、钓钩等。

钓竿(diaog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钓竿是什么意思 钓竿读音 怎么读 钓竿,拼音是diào gān,钓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钓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