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ǎn zhuàn zhuǎi,(1)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huò,(1) 灾殃,苦难。【组词】:祸殃。祸害。祸患。祸根。祸端。祸首。祸事。战祸。惹祸。祸从口出。祸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2) 危害,使受灾殃。【组词】:祸国殃民。
wéi wèi,(1) 替,给。【组词】: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2) 表目的。【组词】:为了。为何。(3) 对,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4) 帮助,卫护。
fú,(1)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组词】:福气。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2)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组词】:万福。(3) 祭神的酒肉。【组词】:福食。福酒。福物。(4) 保祐。【例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荫。福佑。(5) 姓。
1. 把灾祸转化为幸福。
⒈ 把灾祸转化为幸福。
引《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君急遣臣见 武信君,可转祸为福,在今矣。”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欲于立谈之间,转祸为福,易危为安,若非假权以从事,则未见其能有济也。”
《花月痕》第四五回回末评语:“嗟夫!淫如 碧桃,狠如 肇受,仅仅明发有怀,便可化辱为荣,转祸为福。”
亦作“转灾为福”。 汉 马融 《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衝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赏春》:“转灾为福吾缄舌,倚翠偎红你小心。”
⒈ 将灾祸转为祥福。也作「转灾为福」。
引《史记·卷六九·苏秦传》:「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
《三国志·卷一八·魏书·阎温传》:「若从吾言,反谓城中东方无救,此转祸为福之计也。」
1.转祸为福的大雨成了扑火英雄。
2.大丈夫岂可不知转祸为福邪!
3.谦让可制止争端,柔和大爱可转祸为福。
4.天下事非大善不能转祸为福,非大恶亦不能转福为祸。
5.忍让可避免争执,柔和大爱可转祸为福。
6.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7.他虽然没赶上那趟车,却转祸为福,躲过了一场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