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瓯释义:⒈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灵江 流域。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受封为 东海王,因都 东瓯(今 浙江省 温州市),俗称 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⒉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隋 废,唐 时曾复置。晋 葛洪《抱朴子·钧世》:“东甌 之木,长洲 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地邻 南越。”唐 顾况《永嘉》诗:“东甌 传旧俗,风日江边
- 2.
乳燕飞释义:词牌《贺新郎》的别名。因 宋 苏轼《贺新郎》词首句为“乳燕飞华屋”,后亦称《贺新郎》为《乳燕飞》。
- 3.
华屋丘山释义:“华屋丘山”指生命无常,兴亡莫定,富贵者亦终归一死。 华屋:富丽堂皇的房屋。山丘:坟墓。
- 4.
华屋山丘释义:宏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堆。 比喻迅速衰亡。三国魏曹植《箜篌引》诗:“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5.
屏山释义:⒈山名。 其山如屏,故称。唐 柳宗元《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⒉如屏之山。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明 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⒊指屏风。唐 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宋 欧阳修《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清 纳兰性德《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清 龚自珍《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 6.
广寒殿释义:⒈即广寒宫。宋 陆游《八月十四日夜三叉市对月》诗:“一言欲报 广寒殿,茅簷华屋均相见。”元 袁桷《李宫人琵琶行》:“广寒殿 冷芙蕖秋,簇金鵰袍香不留。”⒉宫殿名。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又再南巍然若山者,曰 广寒殿,即俗所云 萧后 梳妆楼也。万历 七年倾頽。”
- 7.
悲谢傅释义:晋 名士 羊昙 是 谢安 的外甥,很受 谢安 器重。谢 生病还京时曾过 西州门。谢 死后,羊昙 一年多不举乐,行不过 西州 路。有一天吃醉了酒,沿路唱歌,不觉到了 西州门。左右提醒他,他悲伤不已,以马鞭敲门,诵 曹植 诗:“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事见《晋书·谢安传》。后用“悲谢傅”为悼念已故长者的典故。唐 罗隐《所思》诗:“只觉惘然悲 谢傅,未知何以报 文翁。”
- 8.
松栋释义:指华屋。
- 9.
枣脯释义:枣子制成的果干。《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 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啗以枣脯。”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枣脯法:切枣曝之,乾如脯也。”宋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诗:“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元 吴莱《忆寄方子清》诗:“生徒脩枣脯,祭品受葅臡。”
- 10.
烹鲜释义:⒈语本《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后以“烹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后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张急,理善烹鲜。”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烹鲜之戒,不欲其烦。”唐 李颀《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陪福帅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词:“调鼎他年事,妙手着烹鲜。”参见“烹小鲜”。⒉烹鱼。唐 李颀《夏宴张兵曹东堂》诗:“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嘉客。”
- 11.
纍絷释义:被拘系者,指囚犯。 宋 苏辙《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纍縶排两廊。”宋 苏辙《进郊祀庆成诗状》:“肆眚之令,一宽於冥顽,己责之恩,大弛於纍縶。”
- 12.
羊昙释义:晋 谢安 之甥。《晋书·谢安传》:“羊曇 者,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将 羊昙 醉后过 西州 恸哭而去的事用为感旧兴悲之典。唐 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季子 生前别,羊曇 醉后悲。”清 许廷鑅《重过东园别墅感旧作》诗:“今日 羊曇 头白尽,尚零哀泪过 西州。”
- 13.
翠楼释义:⒈涂饰绿漆的高楼。 汉 李尤《平乐观赋》:“大厦累而鳞次,承岧嶤之翠楼。”南朝 梁 江淹《山中楚辞》之二:“日华粲於芳阁,月金披於翠楼。”元 虞集《赠楚石藏主》诗:“不识南塘第几桥,翠楼华屋上岧嶤。”⒉特指妇女居处。唐 王昌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清 曹松《七夕》诗:“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清 龚自珍《瑶华·董双成画像》词:“云英 嫁了,弄玉 归来,向翠楼琼户。”⒊指妓院。《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凝妆谩羡翠楼娼,荐枕徒闻 红拂 妓。”⒋酒楼。唐 皎然《长安少年
- 14.
西州路释义:《晋书·谢安传》:“羊曇 者,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羊昙,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宋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
- 15.
贵里释义:⒈豪门势家聚居的里巷。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修梵寺》:“寺北有 永和里 ……里中太傅録尚书 长孙稚、尚书右僕射 郭祚、吏部尚书 邢鸞、廷尉卿 元洪超、卫尉卿 许伯桃、凉州 刺史 尉成兴 等六宅,皆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当世名为贵里。”唐 崔颢《渭城少年行》:“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唐 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进对精华,折旋舒婉,故以式瞻贵里,仪范通门。”⒉对他人乡里的敬称。明 汤显祖《南柯记·情著》:“敢问小娘子尊姓?贵里?”清 陈维崧《与周子俶书》:“贵里 毛生,
- 16.
贺新郎释义:⒈词牌名。宋 苏轼 填此调有“乳燕飞华屋”句,故又名《乳燕飞》;又有“晚凉新浴”句,故又名《贺新凉》;又有“风敲竹”句,故又名《风敲竹》。宋 叶梦得 词有“唱金缕”句,因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宋 张辑 词有“把貂裘换酒 长安市”句,故又名《貂裘换酒》。调始自 苏轼,但因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词谱》以 叶梦得 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诸体。参阅《词谱》卷三六。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
- 17.
返真释义:⒈返归真境。指得道成仙。唐 裴铏《传奇·樊夫人》:“后媪与 逍遥 一时返真。”⒉道家认为人死后归于自然,故以“返真”婉称死。宋 秦观《韩枢密夫人挽词》:“天上开华屋,丘山忽返真。”明 袁宗道《祭李年伯文》:“公年仅望五十,独不可徐之故丘以老,而遂儵焉返真於逆旅乎?”清 徐乾学《与刘古衡书》之三:“若不速照良方自医,一旦返真,人其谓之何哉!”
- 18.
陷溺释义:⒈谓使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祸害人。 《孟子·梁惠王上》:“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明 无名氏《精忠记·同尽》:“恨杀 秦 贼,把他一家陷溺。”⒉被水淹没。《后汉书·明帝纪》:“宜任水埶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⒊浸润,影响;使变坏。《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於火之将至;宰相之居,华屋广袤,而焦头烂额,独全於火之未然,亦足见人心
- 19.
马策西州释义: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 20.
高堂华屋释义:高堂华屋:意思是高高的厅堂,华贵美丽的外观和室内装饰,意思是指旧时富裕人家所建造的高大气派,富丽堂皇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