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ī,(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组词】: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组词】:推头。推土。(3) 使事情开展。【组词】: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组词】: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5) 往后挪动(时间上)。【组词】:推延。推移。(6) 辞让,脱卸。【组词】:推让。推却。推委。推辞。(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组词】: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8) 让出,献出。【组词】:推恩。推心置腹。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1. 推究整理。
例辞趣过诞,意旨迂阔,推理陈迹,恨为繁冗。——南朝梁·肖绮《拾遗记》
英[ examine and put in order; ]
2. 通过对一主题或材料的再三考查,而且通常不经实验证明或引入新资料而引申出概念或理论。
英[ speculate; ]
3. 逻辑学名词。通过一个或几个被认为是正确的陈述、声明或判断达到另一真理的行动,而这真理被相信是从前面的陈述、声明或判断中得出的。
例直接推理。
英[ inference; reasoning; ]
⒈ 尊重理义。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义姑姊》:“齐君 攻 鲁,义姑有节,见军走山,弃子抱姪。
引齐 将问之,贤其推理。号妇为义, 齐 兵遂止。”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体道徒推理,防身终昧微。”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乐天不忧,知命也;推理安常,委命也。”
⒉ 推究整理。
引南朝 梁 萧绮 《<拾遗记>序》:“辞趣过诞,意旨迂阔,推理陈迹,恨为繁冗。”
⒊ 逻辑学名词。从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的结论。
引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名家言者,其繁重博杂似北学,其推理俶诡似南学。”
王西彦 《病人》:“抽象的思索和凭空的推理,只有跟实际生活相对照,才能显出它的空虚无用。”
⒈ 一种逻辑的思考方式。由已知或假定的前提来推求结论,或由已知的答案结果,反求其理由根据。凡由因以求果、由果以溯因、由现象以归其原理、以原理说明现象等,演绎、归纳、类比的思考活动,皆称为「推理」。现运用于心理学、犯罪学、侦办案件上,有很大的帮助。
1.这部推理小说的情节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这篇推理小说的结构,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3.他的推理小说,向来都能引起洛阳纸贵,极为畅销。
4.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5.通过诸如此类的推理,篇章的内在连贯性就显露出来了。
6.由分析推理产生的偏见是最难打破的,因为理性是摆脱偏见的唯一途径。
7.归纳和演绎是两种基本的推理方法。
8.填补很喜欢与很讨厌的距离,是两人的推理与悬念。
9.那些需以凭借手边信息来进行的逻辑推理为手段,从而得到特定答案的问题要求集中思考。
10.这篇论文在逻辑推理方面的错误十分明显。
11.所有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12.我向来不猜想。猜想是很不好的习惯,它有害于作逻辑的推理。
13.推理是不分输赢,不分高低的,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14.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设,经过逻辑的推理,获得结论。
15.可是一般说来,极富洞察力具有哲学家气质的人,并不一定很胜任细琐而又精密,逻辑性强的数学推理工作。
16.你有很好的对行为采集后,产生对语言条件反射的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