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垢 [rěn gòu]
1. 见“忍诟”。
3. 忍受污垢。
忍垢 引证解释
⒈ 见“忍詬”。
⒉ 忍受污垢。
引宋 黄庭坚 《戏答王充道烹茶》诗之二:“何须忍垢不濯足,苦学 梁州 阴子春。”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然后把三爷请来,光把没有钱不能办的苦处告诉他,再把为他才用这忍垢纳污的主意説给他,请他下个决断。”
国语词典
忍垢 [rěn gòu]
⒈ 忍受辱羞。。也作「忍诟」。
例如:「忍垢贪生」
⒉ 忍受污秽。
引宋·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诗四首之二:「何须忍垢不濯足,苦学梁州阴子春。」
忍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冒贵释义:贪图贵显。唐 皮日休 《祝疟疠文》:“含羞冒贵,忍垢贪荣。”
- 2.
包羞释义:⒈忍受羞辱。《易·否》:“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孔颖达 疏:“位不当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唐 陆龟蒙《寒泉子对秦惠王》:“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明 刘基《题扇面牡丹花》诗:“舞罢春风却回首,六宫红粉总包羞。”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汉高 蚤年最恶儒。有儒冠者輒溲溺之,其吐弃也至矣。而 酈食其、叔孙通、陆贾 等深自贬抑,包羞忍垢以从之。”⒉庖馐。谓厨房内精美的食品。元 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杞梓容山木,包羞荐沼芼。”
- 3.
含汙忍垢释义:忍受屈辱。《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 4.
忍耻偷生释义: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5.
忍诟释义:亦作“忍垢”。亦作“忍訽”。忍受耻辱。《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垢,辱也。”《吕氏春秋·离俗》作“忍訽”。《荀子·解蔽》:“彊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詬。”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明 李贽《又与焦弱侯书》:“受辱於关吏,忍詬於市易。”清 顾炎武《常熟陈君墓志铭》:“与人和厚,能忍訽不争。”章炳麟《蕲黄母铭》:“劳形忍詬,以顾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