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 [zī chǎn jiē jí gé mìng]
1. 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 引证解释
⒈ 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世纪释义:介于古代和近代之间的历史时期。一般指欧洲自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这一时期,即欧洲封建社会时期。
- 2.
中国同盟会释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积极进行反清革命斗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简称同盟会。
- 3.
人道主义释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它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过反封建的积极作用。
- 4.
先声释义:指发生在重大事件之前的性质相同的某项事件: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19世纪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声。
- 5.
兴中会释义:清末革命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次年总部迁往香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政治纲领。在广州(1895年)、惠州(州治今广东惠阳)(1900年)筹划、组织反清武装起义,推动了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年与黄兴等领导的华兴会等团体联合组成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 6.
反法同盟释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执政时期,英国和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结成的武装干涉法国的反动同盟。从1793-1815年间,前后共有七次,最终拿破仑战败退位。
- 7.
启蒙运动释义:特指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革命运动。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其特点是反对当时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封建制度,把人的“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政治上主张开明专制和民主政体。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 8.
基马尔革命释义:基马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面临亡国的危机。1919年5月,希腊军队占领土耳其天然良港伊兹密尔,土耳其反对外国占领的斗争在各地展开。爱国军官基马尔统一了各地分散的民族主义组织,成立土耳其民族代表委员会。1920年4月在安卡拉召开的大国民会议上,成立了以基马尔为首的国民政府。1922年,土耳其军民赶走希腊侵略军。11月,大国民会议宣布废除君主(苏丹)制度。1923年7月,列强承认土耳其独立。10月,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
- 9.
巴力门释义:⒈音译词。[英parliament]原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等级会议,资产阶级革命时改为国会。后来泛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⒉音译词。[法parlement]1791年以前 法国 的最高法院曾用名,资产阶级革命后撤销。
- 10.
康有为释义:(1858—1927)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 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广州)人。青年时曾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真理。中日甲午战争后,联合在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名上“万言书”,要求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维新,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后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898年光绪帝任用他和梁启超等人参与政事,实行变法,遭到顽固势力反对。变法失败,逃往日本。和梁启超等组织保皇党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赞助张勋复辟。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 11.
断头台释义:执行斩刑的台,台上竖立木架,装着可以升降的铡刀,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用过。 现多用于比喻。
- 12.
新模范军释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组织的军队。 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基本由自耕农组成,由克伦威尔负责指挥。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镇压人民运动的工具。
- 13.
狭浅释义:狭隘浅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序言》:“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谓‘光复’,所谓‘发挥民族主义’,又不是指反对帝国主义,而仅仅是要推翻 清 朝统治。革命临近的时候,革命派的喉舌所宣告的革命目标竟是这样的狭浅。”
- 14.
百科全书派释义:18世纪法国一些启蒙思想家结成的一个派别。主要成员有狄德罗、伏尔泰、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因在一起编撰《百科全书》而得名。他们的哲学政治观点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致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神学,并且大多数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他们的活动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 15.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释义:简称民主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俄国1905年的革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生的,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彻底完成,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16.
资产阶级革命释义: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17.
革命军释义:⒈为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军队。鲁迅《而已集·文艺和革命》:“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⒉特指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民革命军队。清 邹容《狱中答西狩》诗:“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亦省称“革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苏起义清方档案》:“革军兵舰已开至 下关,浦口 站尚安静。”⒊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北伐军。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好些革命军军官家里的年尊老太爷,烟瘾极重,靠一杆‘枪’救命的,都被‘万岁’(劣绅讥诮农民之称
- 18.
预备立宪释义: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