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 [huǒ dé]
1. 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历运的称火德。
2. 火的功能。
3. 指热力。
5. 称南岳之神。
火德 引证解释
⒈ 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历运的称火德。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
张守节 正义:“秦 以 周 为火德。能灭火者水也,故称从其所不胜於 秦。”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火德既微,运缠大过。”
李善 注:“火德,谓 汉 也。 班固 《汉书·高纪赞》曰:‘旗帜尚赤,协于火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用事切当》:“淳熙 中, 孝宗 及皇太子朝上皇於 德寿宫,置酒赋诗为乐,从臣皆和。 周益公(必大 )诗云:‘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盖 高宗 生于 大观 丁亥, 孝宗 生于 建炎 丁未, 光宗 生于 绍兴 丁卯故也。”
清 袁枚 《赤壁》诗:“汉 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⒉ 火的功能。
引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
明 茅元仪 《火药赋》:“五材并用,火德最灵,秉荧惑之精气,酌朱雀之权衡。”
⒊ 指热力。
引南朝 梁 沉约 《五引曲·徵引》:“滔滔夏日火德昌,八音备举乐无疆。”
唐 皎然 《酬薛员外谊苦热行见寄》诗:“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
⒋ 称南岳之神。
引宋 姜夔 《铙歌吹曲·沅之上》:“岧岧镇山,火德之纪,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国语词典
火德 [huǒ dé]
⒈ 古代以五行附会王朝的运祚,以火而王者称为「火德」。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
⒉ 火的功能。
引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
火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星终释义:古人划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以十二年为一星终,用以纪年。 《左传·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杜预 注:“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宋 王十朋《白帝城》诗:“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 2.
云官释义:相传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以云名官。 《文选·张协<七命>》:“教清於云官之世,治穆乎鸟纪之时。”李善 注:“郯子 曰: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南朝 梁 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火职咸允,云官亦熙。”胡之骥 注:“以云以火名其官职也。”唐 杜审言《大酺》诗:“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参见“云师”。
- 3.
四七释义:⒈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 先在长安时,同舍生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李贤 注:“四七,二十八也,自 高祖 至 光武 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汉 火德,故火为主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四七之期必尽,百六之数溘屯。”原注:“齐 初践祚计止於二十八年。”⒉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岁。《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四七,筋骨坚,髮长极,身体盛壮。”⒊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
- 4.
年始释义:一年之始,岁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张守节 正义:“周 以建子之月为正,秦 以建亥之月为正,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贺。”
- 5.
建年释义:建立年号。唐 刘知几《史通·编次》:“况神璽在握,火德犹存,而 居摄 建年,不编 平 纪之末;孺子 主祭,咸书 莽 传之中。”
- 6.
德水释义:⒈黄河 的别名。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更名 河 曰 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史记·封禅书》:“秦始皇 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 秦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 秦 更名 河 曰 德水。”南朝 陈 徐陵《孝义寺碑》:“昔 岱山 徙号,重华 著其受终;德水 移名,秦 人表其嘉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四海皇风被,千年 德水 清。”⒉佛教语。谓功德水。南朝 梁简文帝《奉阿育王寺钱启》:“难遇者乃
- 7.
明辉释义:亦作“明煇”。 亦作“明暉”。辉煌;光辉。汉 祢衡《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煇。”宋 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诗:“圆景明暉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郭沫若《武汉长江大桥》诗:“每当夜幕垂空,人们在桥上低回,武汉 三镇的万家灯火,遍地明辉。”
- 8.
朝贺释义:朝觐庆贺。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唐 韩愈《石鼓歌》:“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劒珮鸣相磨。”明 唐顺之《请皇太子受朝疏》:“羣臣诣 奉天殿 朝贺,礼成,即诣 文华殿 朝贺皇太子。”刘征《鸱鸮的下场》:“小子们,快准备朝贺的盛典,多多准备庆功的酒浆。”
- 9.
水德释义: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汉书·郊祀志上》:“今 秦 变 周,水德之时。昔 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 10.
沛泽释义:⒈沼泽,水草茂密的低洼地。《管子·揆度》:“烧山林,破增藪,焚沛泽,逐禽兽。”《公羊传·僖公四年》:“﹝ 桓公 ﹞於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中。”《孟子·滕文公下》:“邪説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⒉指古代 沛邑 的大泽。传说为 汉高祖 斩白蛇之处。汉 班彪《王命论》:“唐 据火德,而 汉 绍之。始起 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 赤帝 之符。”唐 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鹿走 周 原,辅 秦 图而兴霸;蛇分 沛泽,翼 唐 运以基皇。”⒊盛大的恩泽。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一:“六十餘年
- 11.
火历释义:亦作“火厤”。古指以火德为象征的王朝历数。南朝 梁 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梁 天监 十三年,敕质此精舍,立为朱阳馆。将远符先徵,定祥火厤。”《隋书·音乐志下》:“火灵降胙,火历载隆;蒸哉帝道,赫矣皇风。”
- 12.
火宋释义:指 赵宋。 相传 赵宋 以火德王,故称。
- 13.
火德释义:⒈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历运的称火德。⒉火的功能。⒊指热力。⒋称南岳之神。
- 14.
火数释义:指 汉 王朝统治的历数。因 汉 以火德王,故称。
- 15.
火瑞释义:谓应火德而兴的祥瑞。
- 16.
火王释义:谓五行中之火德旺盛。
- 17.
火行释义:犹火德。 谓于五行中属火,故称。
- 18.
火运释义:指应火德而昌的帝运。
- 19.
炎上释义:⒈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烧。⒉指火。⒊指汉之火德。
- 20.
炎刘释义:旧指以火德王的 刘氏 汉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