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2) 用于记时。【例句】: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3) 陈述,说明。【组词】: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4) 重复,一再。【例句】:“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6) 姓。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1. 号令。
例申令全军。
英[order;]
⒈ 号令。
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 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⒉ 发布命令;下令。
引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用兵》:“发号申令,效以信诚,先服者赏,后服者伤。”
《南史·樊毅传》:“击鼓申令,众乃定焉。”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政府宜速申令全国,保护青年,取消 西安 附近之集中营,严禁各地侮辱青年之暴举。”
⒈ 命令、号令。
引《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⒉ 下命令。
引《南史·卷六七·樊毅传》:「击鼓申令,众乃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