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灵台 灵台的意思
língtái

灵台

简体灵台
繁体靈臺
拼音líng tái
注音ㄌㄧㄥˊ ㄊ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g,(1) 有效验。【组词】:灵验。灵丹妙药。(2) 聪明,不呆滞。【组词】:灵巧。机灵。灵慧。(3) 敏捷的心理活动。【组词】:灵机。灵感。灵性。(4) 精神。【组词】:灵魂。心灵。英灵。(5)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组词】:神灵。精灵。(6)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组词】:灵活。灵犀。灵便(biàn )。(7) 关于死人的。【组词】:幽灵。灵魂。灵柩。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含义

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灵台的意思

灵台 [líng tái]

1. 指心;心灵。

不可内于灵台。——《庄子·庚桑楚》

[ heart; soul; spirit; ]

2. 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台。

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 a platform for a bier; ]

灵台 引证解释

⒈ 台名。 周文王 建。

《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汉书·扬雄传上》:“非 章华,是 灵臺。”
颜师古 注:“言以 楚灵王 章华 之臺为非,而 周文王 灵臺 之制为是也。”
晋 潘岳 《西征赋》:“经始 灵臺,成之不日,惟 酆 及 鄗,仍京其室。”

⒉ 台名。传说 夏桀、商纣 建。

《晏子春秋·谏下十八》:“殷 之衰也,其王 紂 作为 顷宫、灵臺,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昔者 桀 起 灵臺,紂 起 鹿臺,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穀不熟。”

⒊ 台名。 春秋 时 卫侯 建。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 为 灵臺 于 籍圃。”
《韩非子·难四》:“故 灵臺 之饮, 卫侯 怒而不诛,故 褚师 作难。”

⒋ 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

《文选·张衡<东京赋>》:“左制辟雍,右立灵臺。”
薛综 注:“司歷纪候节气者曰灵臺。”
唐 杨炯 《浑天赋》序:“朝夕灵臺之下,备见铜浑之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善天文算法》:“仁皇 天纵聪明,夙习算法,特命灵臺皆以西法为主,惟置闰用 中 法以合《尧典》。”

⒌ 学宫。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尘埃紫陌春,风雨灵臺夜。”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景云 曰:“谓官四门博士也。 汉光武 立明堂、辟雍、灵臺,号三雍宫。”
唐 柳宗元 《叔父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来游京师,观艺灵臺。贡文有司,射策合程。”

⒍ 丘墓,祭台。

《前汉书平话》卷中:“我王可怜 韩信 亏死,看旧日君臣之面,可亦建墓,高筑灵臺,盖一祠堂,受人祭祀。”

⒎ 今指追悼会上挂着遗像供人吊唁的台座。

《光明日报》1982.10.10:“在摆满鲜花和花圈的灵台上,挂着一位中年人的大幅遗像。”

⒏ 收留亡灵的台。

唐 沉廷瑞 《垄穴遗诗》:“灵臺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
《东欧女豪杰》第五回:“却是不偏不倚,正中要害,可怜呜呼哀哉,一命往灵臺去了。”

⒐ 传说中 尧 母 庆都 墓名。

《汉书·地理志上》:“﹝ 济阴郡 ﹞ 成阳 有 尧 冢 灵臺。”
《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使使者祠 唐尧 於 成阳 灵臺。”
李贤 注引 郭缘生 《述征记》:“成阳县 东南有 尧 母 庆都 墓,上有祠庙, 尧 母陵俗亦名 灵臺大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水》:“今 成阳 城西二里有 尧 陵, 陵 南一里有 尧 母 庆都 陵,於城为西南,称曰 灵臺。”

⒑ 东汉 第五颉 客居之所。

《后汉书·第五伦传》“少子 頡 嗣……卒官” 李贤 注引《三辅决录注》:“頡 字 子陵 …… 洛阳 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客止 灵臺 中,或十日不炊。”
后因用为居处僻陋之典。 北周 庾信 《谢明帝赐丝布等启》:“某比年以来,殊有闕乏,白社之内,拂草看冰, 灵臺 之中,吹尘视甑。”
唐 高适 《行路难》诗之二:“安知顦顇读书者,暮宿 灵臺 私自怜。”

⒒ 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其西南角外三星曰明堂……明堂西三星曰灵臺。”
《魏书·术艺传·张渊》:“明堂配帝,灵臺考符。”
原注:“明堂三星在太微西南角外,灵臺三星在明堂西。”

⒓ 指心。

《庄子·庚桑楚》:“不可内於灵臺。”
郭象 注:“灵臺者,心也。”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臺之下,遗跡江湖之上。”
李善 注:“寄通神於心府之下,遗跡相忘於江湖之上也。”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灵臺拂去是和非,丹用养就元阳气。”
鲁迅 《自题小像》诗:“灵臺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⒔ 道教语。指头。

《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灵臺通天临中野。”
务成子 注:“头为高臺,肠为广野。”


国语词典

灵台 [líng tái]

⒈ 心灵。

《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
晋·郭象·注:「灵台者,心也。」

⒉ 古代天子观察天文气象的台子。也作「露台」。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礼毕,登灵台,望云物。大赦天下。」

⒊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灵台,民始附也。」或以为美文王游乐之诗。首章二句为:「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灵台,文王台名。


灵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台释义:⒈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 《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时臺以观四时施化,囿臺以观鸟兽鱼鱉。”⒉汉 因 秦 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臺,专制朝政。”李贤 注引《晋书》:“汉 官,尚书为中臺,御史为宪臺,謁者为外臺,是谓三臺。”宋 司马光《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词》:“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⒊指 三国 魏 曹操 所建 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县 三台村。《文选·左思<魏都赋
    • 2.
      三雍释义:亦称“三雍宫”。汉 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汉书·河间献王传》:“武帝 时,献王 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詔策所问三十餘事。”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辟雍、明堂、灵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后汉书·儒林传上》:“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明帝 即位,亲行其礼。”唐 张继《河间献王墓》诗:“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清 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肇建三雍陈礼乐,宫悬考击闻鸣鼉。”
    • 3.
      于皇释义:⒈叹词。 用于赞美。《诗·周颂·武》:“於皇 武王,无竞维烈。”汉 班固《灵台》诗:“屡惟丰年,於皇乐胥。”晋 潘岳《关中》诗:“於皇时 晋,受命既固。”宋 叶适《祭史太师文》:“於皇 孝宗!庙祏既祔;四海恫瘝,三年縞素。”⒉借指帝王。《晋书·江逌传》:“建灵臺,浚辟雍,立宫馆,设苑囿,所以弘於皇之尊,彰临下之义。”
    • 4.
      匪皇释义:同“匪遑”。《隶释·汉成阳灵台碑》:“匪皇启居,日禝不夏。”
    • 5.
      咏沼释义:《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攸……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后以“咏沼”为称颂官吏与民同乐、为政不烦之典。
    • 6.
      子来释义: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朱熹 集传:“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元 揭傒斯《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清 黄本铨《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 7.
      密须释义:古国名。商 时 姞 姓之国,周文王 灭之,以封 姬 姓。后又为 周共王 所灭。在今 甘肃省 灵台县 西。《左传·昭公十五年》:“密须 之鼓与其大路,文 所以大蒐也。”《国语·周语上》:“恭王 游於 涇 上,密康公 从。有三女奔之…… 康公 不献,王灭 密。”韦昭 注:“密,今 安定 阴密县 是也,近 涇。”
    • 8.
      方袍释义:⒈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唐 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梦劳。”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赐,以耀法门。”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⒉借指僧人。唐 司空曙《题凌云寺》诗:“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以 南朝 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一人,送至府中。”
    • 9.
      灵台释义:⒈停灵柩、放骨灰盒或设置死者遗像、灵位的台: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⒉指心灵。
    • 10.
      灵檀释义:灵台,心。清 曹寅《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之十一:“苦炼三 彭 候守神,凡人亦得避庚申。灵檀自扣无消息,虎豹年来塞九闉。”
    • 11.
      灵沼释义:⒈《诗·大雅·灵台》:“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毛传:“灵沼,言灵道行於沼也。”后喻指帝王的恩泽所及之处。⒉池沼的美称。
    • 12.
      蒙奏释义:盲乐师的演奏。语本《诗·大雅·灵台》:“矇瞍奏公。”南朝 齐 谢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九畴式序,三辟再清。虞箴罔闕,矇奏传声。”
    • 13.
      贲镛释义:语本《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樅,賁鼓维鏞。”孔颖达 疏:“賁,大也。故谓大鼓为賁鼓……大钟谓之鏞。”后亦用以形容如钟鼓般宏壮的声音。
    • 14.
      辟廱释义:即辟雍。《诗·大雅·灵台》:“於论鼓鐘,於乐辟廱。”《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縈映,圆海迴渊。”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明堂辟廱,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徽宗 创立辟廱,增生徒共三千八百人。内上舍生二百人,内舍生六百人,教养于太学;外舍生三千人,教养于辟廱。”清 陈鳣《对策》卷一:“又有学宫等俱在城中,而别建明堂、辟廱於郊外,以存古制,如祭天之坛,冠冕之市也。”参见“辟雍”。
    • 15.
      集云台释义:指 汉 时 集灵台。
    • 16.
      鼍鼓释义:⒈亦作“鼉皷”。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陆玑 疏:“﹝鼉﹞其皮坚,可以冒鼓也。”唐 温庭筠《昆明治水战词》:“鼉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明 沉鲸《双珠记·遇赦调边》:“鸡竿鼉皷,制出金门传唱,特与人间解网。”清 黄永《龙衣舟行》:“逢逢鼉鼓溪边过,百尺楼船万钧柁。”⒉鼍鸣声。唐 许浑《赠所知》诗:“湖日似阴鼉鼓响,海云纔起蜃楼多。”金 刘迎《海上》诗:“蜃楼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灵台(ling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灵台是什么意思 灵台读音 怎么读 灵台,拼音是líng tái,灵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灵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