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七窍 七窍的意思
qiào

七窍

简体七窍
繁体七竅
拼音qī qiào
注音ㄑㄧ ㄑ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qiào,(1) 窟窿,孔洞。【例句】:七窍(耳、目、口、鼻)。(2) 喻事情的关键。【组词】:诀窍。窍门儿。(3) 贯通。【组词】:窍窕。窍领天地。

基本含义

形容极度愤怒或悲伤,心中充满了愤怒或悲痛之情。

七窍的意思

七窍 [qī qiào]

1. 指人头上的七个孔,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the seven apertures in the human head;]

七窍 引证解释

⒈ 指眼、耳、口、鼻七孔。

《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
《水浒传》第一一四回:“宋江 急来看 徐寧 时,七窍流血。”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臭鞋、臭袜、臭沟、臭水、臭地,熏得我七窍冒黑烟。”

⒉ 七个孔。古代相传心有七孔。 《史记·殷本纪》:“﹝ 比干 ﹞迺彊諫 紂。

紂 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 比干,观其心。”
明 唐寅 《咏莲花》:“凌波仙子鬭新装,七窍虚心吐异香。”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心窍》:“《庄子》云:‘混沌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言一日一窍,喻圣人心七窍,以智治天下也。”


国语词典

七窍 [qī qiào]

⒈ 两眼、两耳、两鼻孔及口。

《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西游记·第四一回》:「八戒将两手搓热,仵住他的七窍,使一个按摩禅法。」


七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元释义:⒈指日、月、五星运行的周期。⒉指日、月、五星。⒊旧律历家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配六十甲子,一元甲子起虚,二元起奎,三元起毕,四元起鬼,五元起翼,六元起氐,七元起箕,凡四百二十日为一周始,共得甲子七次,故称七元。参阅清《协纪辨方书》卷一引《考原》。⒋道家指耳、目、鼻、口七窍的元气。
    • 2.
      七孔生烟释义:形容气愤到极点。 同“七窍生烟”。
    • 3.
      七窍释义:指耳、目、口、鼻七孔:七窍生烟(形容十分气愤,好像耳目口鼻均冒火)。
    • 4.
      七窍冒火释义:形容气愤到极点。同“七窍生烟”。
    • 5.
      七窍玲珑释义:形容聪明灵巧。 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 6.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7.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8.
      八窍释义:眼、耳、鼻、口为七窍,生殖孔、排泄孔合为一窍,共为八窍。
    • 9.
      内神释义:⒈宗庙所祭之神,因其为一族祖先,故称内神。⒉道教语。指主司人体五臟六腑七窍之神。因其在人体之内,故谓之内神。
    • 10.
      凿窍释义:⒈开洞。 ⒉指开通七窍。语本《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 11.
      暴毙而亡释义:中毒,毒气攻心,七窍流血,爆体而亡。
    • 12.
      浑敦释义:同“浑沌”。《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 帝江 也。”《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 浑敦。”杜预 注:“浑敦,不开通之貌。”按,浑敦,《史记·五帝本纪》作“浑沌”。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左传》‘浑敦’,杜 解谓不开通之貌。《庄子·应帝王篇》:‘中央之帝为 浑沌,无七窍’,亦此义也。今音转谓人不开通者为昏蜑。”按,昏蜑,即浑蛋。
    • 13.
      淩波仙子释义:荷花、水仙等水养花卉的别称。明 唐寅《咏莲花》:“凌波仙子斗新装,七窍虚心吐异香。”
    • 14.
      清窍释义:中医认为人有九窍,包括头部七窍(眼孔2、鼻孔2、耳孔2、口1)加前后二阴共九个孔窍。
    • 15.
      灵元释义:⒈道家称脾神为“灵元”。⒉七窍之元神。⒊神灵。
    • 16.
      玉籥释义:⒈玉饰的管乐器。⒉引申为笙歌。⒊道教语。指七窍的道孔。⒋舌的别称。
    • 17.
      色而不淫释义:指贪恋美色而心中糊涂。古人认为心是有窍,开窍越多越聪明,比干很聪明相传是七窍玲珑心,如果心窍不通人就会失去对事物客观的判断,色迷心窍就是说心窍被美色的思想所占据。
    • 18.
      魔魇释义:犹魇昧。《水浒后传》第三一回:“我有个魔魘法:结下一个法坛,画了八卦,中间太极圈儿用一木人,长六寸三分,取本人年甲安在木人腹内,把七隻绣花针将木人的七窍钉住了,每日清晨烧一道符,晚上奠一分羹饭,再持秘咒,若是平人,七日必死。”

七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元释义:⒈指日、月、五星运行的周期。⒉指日、月、五星。⒊旧律历家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配六十甲子,一元甲子起虚,二元起奎,三元起毕,四元起鬼,五元起翼,六元起氐,七元起箕,凡四百二十日为一周始,共得甲子七次,故称七元。参阅清《协纪辨方书》卷一引《考原》。⒋道家指耳、目、鼻、口七窍的元气。
    • 2.
      七孔生烟释义:形容气愤到极点。 同“七窍生烟”。
    • 3.
      七窍释义:指耳、目、口、鼻七孔:七窍生烟(形容十分气愤,好像耳目口鼻均冒火)。
    • 4.
      七窍冒火释义:形容气愤到极点。同“七窍生烟”。
    • 5.
      七窍玲珑释义:形容聪明灵巧。 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 6.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7.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8.
      八窍释义:眼、耳、鼻、口为七窍,生殖孔、排泄孔合为一窍,共为八窍。
    • 9.
      内神释义:⒈宗庙所祭之神,因其为一族祖先,故称内神。⒉道教语。指主司人体五臟六腑七窍之神。因其在人体之内,故谓之内神。
    • 10.
      凿窍释义:⒈开洞。 ⒉指开通七窍。语本《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 11.
      暴毙而亡释义:中毒,毒气攻心,七窍流血,爆体而亡。
    • 12.
      浑敦释义:同“浑沌”。《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 帝江 也。”《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 浑敦。”杜预 注:“浑敦,不开通之貌。”按,浑敦,《史记·五帝本纪》作“浑沌”。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左传》‘浑敦’,杜 解谓不开通之貌。《庄子·应帝王篇》:‘中央之帝为 浑沌,无七窍’,亦此义也。今音转谓人不开通者为昏蜑。”按,昏蜑,即浑蛋。
    • 13.
      淩波仙子释义:荷花、水仙等水养花卉的别称。明 唐寅《咏莲花》:“凌波仙子斗新装,七窍虚心吐异香。”
    • 14.
      清窍释义:中医认为人有九窍,包括头部七窍(眼孔2、鼻孔2、耳孔2、口1)加前后二阴共九个孔窍。
    • 15.
      灵元释义:⒈道家称脾神为“灵元”。⒉七窍之元神。⒊神灵。
    • 16.
      玉籥释义:⒈玉饰的管乐器。⒉引申为笙歌。⒊道教语。指七窍的道孔。⒋舌的别称。
    • 17.
      色而不淫释义:指贪恋美色而心中糊涂。古人认为心是有窍,开窍越多越聪明,比干很聪明相传是七窍玲珑心,如果心窍不通人就会失去对事物客观的判断,色迷心窍就是说心窍被美色的思想所占据。
    • 18.
      魔魇释义:犹魇昧。《水浒后传》第三一回:“我有个魔魘法:结下一个法坛,画了八卦,中间太极圈儿用一木人,长六寸三分,取本人年甲安在木人腹内,把七隻绣花针将木人的七窍钉住了,每日清晨烧一道符,晚上奠一分羹饭,再持秘咒,若是平人,七日必死。”

七窍造句

1.听到他不告而别的消息,老李气得七窍生烟,双脚直跳。

2.看了儿子满江红的成绩单后,他不由气得七窍生烟。

3.她听到这句话,顿时怒火上升,七窍生烟,便破口大骂起来。

4.我买的这假烟气得人七窍生烟。

5.一听说他又要来,她七窍生烟。

6.老汤气得七窍生烟,双脚直跳。

7.那个拳击手被气得七窍生烟。

8.无端的造谣诬陷,气得他七窍生烟,暴跳如雷。

七窍(qiq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七窍是什么意思 七窍读音 怎么读 七窍,拼音是qī qiào,七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七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