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乌号 乌号的意思
hào

乌号

简体乌号
繁体烏號
拼音wū hào
注音ㄨ ㄏ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ū wù,(1) 指“乌鸦”。【例句】: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2) 黑色的。【组词】:乌亮。乌云。(3) 无,没有。【组词】:化为乌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5) 同“呜”,呜乎。(6) 姓。

hào háo,(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组词】:呼号。号叫。(2) 大声哭。【组词】: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基本含义

指黑色的号角,比喻坏消息或不祥之兆。

乌号的意思

乌号 [wū hào]

1. 《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桡下,劲能复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说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于也;号,呼也。于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

2. 表示对死者哀悼。

4. 称人死亡的敬辞。

乌号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乌号”指良弓。

《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
高诱 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橈下,劲能復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説 黄帝 铸鼎于 荆山 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 黄帝,不能也。乌,於也;号,呼也。於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
《太平御览》卷三四七引 汉 陈琳 《武库赋》:“弓则乌号、越棘、繁弱、角端。”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之二:“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尺龙文迥照莲。”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休得把乌号架,休得把青茎射。”

⒉ 表示对死者哀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 匡俗 ﹞屡逃徵聘,庐於此山,时人敬之。

俗 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
宋 叶适 《何参政挽歌》之二:“佳哉凤凰壠,悲甚付乌号。”

⒊ 称人死亡的敬辞。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论》:“及回鑾輅,寻堕乌号,故虽有应运之名,而未覩为君之德也。”


国语词典

乌号 [wū hào]

⒈ 良弓。

《淮南子·原道》:「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

⒉ 形容对死者的悲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注》:「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


乌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号释义:⒈《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 ”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橈下,劲能復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説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於也;号,呼也。於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⒉表示对死者哀悼。⒊称人死亡的敬辞。
    • 2.
      乌嘷释义:同“乌号”。亦作“乌噑”。良弓名。
    • 3.
      乌弓释义:即乌号弓。
    • 4.
      乾坤弓释义:中国古代十大名弓之一,本是轩辕皇帝所铸,选用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精心制作了一张弓,名叫轩辕弓,蚩尤被黄帝轩辕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
    • 5.
      扬蕤释义:⒈谓彩带飘舞。形容威武。晋 左思《吴都赋》:“摄乌号,佩干将。羽旄扬蕤,雄戟耀芒。”⒉显扬芳名。南朝 梁 江淹《伤友人赋》:“金虽重而见铸,桂徒芳而被折。百年一尽兮,贵扬蕤於后烈。”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三从按礼,无亏内则之风;四德扬蕤,载阐中闺之训。”
    • 6.
      龙髯释义:亦作“龙髥”。龙之须。《史记·封禅书》:“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唐 李峤《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 龙髯安可攀?”清 顾炎武《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清 叶方蔼《授职翰林学士感恩

乌号(wuh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乌号是什么意思 乌号读音 怎么读 乌号,拼音是wū hào,乌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乌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