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节 [jùn jié]
1. 高尚的节操。
英[high moral principle;]
峻节 引证解释
⒈ 高尚的节操。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峻节贯秋霜,明艳侔朝日。”
唐 罗隐 《寄锺常侍》诗:“峻节不由人学得,远途终是自将来。”
宋 梅尧臣 《吊李膺辞》:“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
清 顾炎武 《哭归高士》诗之二:“峻节冠吾儕,危言惊世俗。”
国语词典
峻节 [jùn jié]
⒈ 高尚的节操。
引《文选·颜延之·陶征士诔》:「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
峻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刓方爲圆释义:《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 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士大夫危言峻节,迁謫凄凉。晚岁收用,衰落惩创,刓方为圆者多矣。”《明史·陶琰等传赞》:“当 正嘉 之际,士大夫刓方为圆,贬其素履,羔羊素丝之节寖以微矣。”
- 2.
剗革释义:革除。《后汉书·左雄传》:“宗周 既灭,六国并 秦,阬儒泯典,剗革五等,更立郡县。”《旧唐书·王璵传》:“人吏百姓等,知陛下以从善为心,嫉恶为务,蠲除不急,剗革烦苛,皆喧呼於庭,抃跃於路。”唐 白居易《议盐法之弊》:“今若剗革弊法,沙汰奸商;使下无侥倖之人,上得析毫之计,斯又去弊兴利之一端也。”宋 苏舜钦《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王公行状》:“是时上方登用俊良,剗革夙弊,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 3.
同符释义:与……相合;相合。《文选·扬雄<甘泉赋>》:“同符三皇,録功五帝。”李善 注引 文颖 曰:“符,合也。”《东观汉记·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 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南史·袁湛袁粲等传论》:“昔 王经 峻节,既被旌於 晋 世,粲 之贞固,亦改葬於 齐 朝,其激厉之方,异代同符者矣。”清 叶廷琯《吹网录·两浙金石之名》:“木夫 此説,见其年谱中,正与 君谦 先后同符。”
- 4.
节峻释义:犹峻节。
- 5.
高风亮节释义:也说高风峻节。 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 6.
高风劲节释义: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
- 7.
高风峻节释义: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