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道场 道场的意思
dàochǎng

道场

简体道场
繁体道場
拼音dào chǎng
注音ㄉㄠˋ ㄔ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chǎng cháng,(1)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组词】:场子。场地。场所。(2)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组词】:场次。(3) 比赛地,舞台。【组词】: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4)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组词】:三幕五场。(5)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组词】:电场。磁场。

基本含义

道场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者修炼的地方,也可泛指任何人修炼的场所。

道场的意思

道场 [dào chǎng]

1.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performed to save the souls of the dead); place where the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are performed;]

道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道塲”。 释道二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

《南史·隐逸传下·庾诜》:“晚年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礼懺,六时不輟。”
《太平广记》卷四三〇引 唐 裴铏 《传奇·马拯》:“佛室内道场严洁,果食馨香。”

⒉ 成道修道之所。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闻片议而陟道塲,受一言而升彼岸。”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胎卵湿化,无非佛种;行住作卧,皆是道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一》:“佛印禪师 者, 杭 之 蜡烛菴、圣水寺,皆其道场也。”
赵朴初 《印度纪游·访波罗奈城》诗之四:“千古 恒河 是道场。”

⒊ 寺观。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汉明帝 梦金人,而 摩腾竺法 始以白马陁经入中国, 明帝 处之 鸿臚寺。后造 白马寺 居之,取 鸿臚寺 之义。

隋 曰道场, 唐 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 与 白氏 看了,叹道:‘这等一个道场,难道没有发心的重加修造?’”
《小说选刊》1984年第3期:“这 了千 自 湖南 衡山 前来京城,手中托着个金盘,金盘里放着他自己剁下来用滚油煎焦了的右手,专向王公大臣募化,发愿修一片 文殊 道场。”

⒋ 指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场所。亦指所做的法事。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抱真 命於鞠场,积薪贮油,因为七日道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怎遮当!贪看 鶯鶯,闹了道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汝倘作道塲度我,我得转轮,即亦解寃矣。”
沈从文 《主妇集·贵生》:“老太太死时,他办丧事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道场,花了一万六千块钱。”

⒌ 佛教界。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闻所未闻,得所未得,为道场之益友,诚法门之匠人者也。”


国语词典

道场 [dào chǎng]

⒈ 宣扬佛法、修炼道行的场所。

《西游记·第二一回》:「山中有个道场,乃是菩萨讲经禅院。」


道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岩释义:⒈山岩之中。 南朝 齐 谢朓《杜若赋》:“嗟中巖之纤草,厕金芝於芳丛。”唐 王绩《游仙》诗之二:“上月芝兰径,中巖紫翠房。”⒉山岩名。在 四川 眉山。宋 范成大《次韵陆务观慈姥岩酌别二绝》之一:“不辞更宿 中巖 下,投老餘年岂再来?”宋 范成大《中岩》诗序:“去 眉州 一程,诺詎罗 尊者道场。相传昔有 天台 僧,遇病僧与之木钥匙云:‘异时至 眉州 中巖,扣石笋,当再相见。’后果然。”今三石屹立如楼,观前两楼纯紫石,中一楼萝蔓被之,傍有 宝瓶峯 甚端正。
    • 2.
      主首释义:⒈头领。 《宣和遗事》后集:“留下千户五人,内一主首名 啜鸡兀 。” 元 刘致 《小桃红·武昌歌妓》曲:“温柔乡里甲头,无何乡里主首,便权一日也风流。”⒉主持寺观的僧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又召诸佛寺主首諭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於是诸寺工作鼎兴。”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佛寺﹞ 隋 曰道场, 唐 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
    • 3.
      二华释义:⒈指 春秋 宋国 华元、华喜。《左传·成公十五年》:“二 华,戴 族也。”杨伯峻 注:“华元、华喜 皆 宋 戴公 之后。”⒉指 太华、少华 二山。《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 华,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河曲。”薛综 注:“华,山也……《山海经》曰:‘太华 之西,少华 之山。’”宋 苏轼《西岳庙开启祈雨道场青词》:“伏以二 华 之尊,作镇於西极,兆人所急,望岁於秋。”明 何景明《华州作柬桑汝公》诗:“天上岳莲开二 华,云中关树引 三秦。”⒊指 北魏 所置 华州 及 北华州。《周书·宇文导传》:“﹝
    • 4.
      五台释义:山西省的县。 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
    • 5.
      五精舍释义:佛教语。 古 印度 的佛教五大道场。
    • 6.
      传香释义:⒈佛教语。传戒。⒉佛教语。行香。谓行法事时持香绕行道场。
    • 7.
      僧律释义:佛教戒律。唐 白居易《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诗:“今春入道场,清浄依僧律。”唐 严维《赠别至弘上人》诗:“年老从僧律,生知解佛书。”宋 范成大《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诗:“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
    • 8.
      元圣释义:⒈大圣人。 《书·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 孔 传:“大圣陈力,谓 伊尹 。” 唐 白居易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第一盏散念》:“紫电流枢,元圣诞应於丕运;妙花雨地,辅臣祗奉於仁祠。”⒉孔子 的谥号。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经说》:“ 祥符 中,諡 孔子 为 元圣 。后避 圣祖 名,改 至圣 。”
    • 9.
      内供奉释义:⒈唐代职官名。 ⒉供奉于宫中内道场的僧官称“内供奉”。
    • 10.
      内僧释义:即内供奉。大内道场的僧职。始于 唐肃宗 至德 元年。《新唐书·韦贯之传》:“为右丞时,内僧造门曰:‘君且相。’”
    • 11.
      内道场释义:皇宫中举行佛事的道场。因在宫内,故称。
    • 12.
      劫石释义:亦作“刼石”。《大智度论》卷五:“佛以譬喻説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后因以“劫石”指时间之久远。唐 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留欢节可尽,劫石乃成灰。”《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淑妃伏愿:灵椿比寿,刼石齐年。”宋 陆游《会庆节明庆寺丞相率百僚启建道场疏》:“至尊寿皇圣帝陛下,伏愿福等河沙,寿逾劫石。”
    • 13.
      十八地狱释义:亦作“十八埊狱”。即十八层地狱。《梁书·诸夷传·扶南国》:“其后 西河 离石县 有胡人 刘萨何 遇疾暴亡……经十日更苏。说云:‘有两吏见録,向西北行,不测远近,至十八地狱,随报重轻,受诸楚毒。’”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序》:“洪钟一扣,响彻卅二,而石磬再鸣,还闻十八埊狱。”宋 王逵《蠡海集·鬼神》:“释氏 有十八地狱之説,膾炙人口久矣,其义未详。然 释氏 有六根、六入、三毒之分,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皆有三毒贪、嗔、痴之恶业,故三六共成十八之数也。”亦省称“十八狱”。
    • 14.
      圮废释义:毁弃;荒废。 唐 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之胶庠,不闻絃歌,而室庐圮废,生徒衰少。”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唐 曲江,开元 天宝 中旁有殿宇,安 史 乱后尽圮废。”明 李东阳《新修平阳府城记》:“平阳城,国朝 洪武 三年都督 冯公 某所建也,歷百有餘年,日益圮废。”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寧夏城 北二里许,有 海宝塔,古道场也,圮废久矣。”
    • 15.
      女人禁制释义:禁止女人进入道场之规定。
    • 16.
      孤绝释义:⒈谓孤立无助。《东观汉记·坚镡传》:“时 万脩 病卒,鐔 独孤絶,南拒 邓奉,北当 董訢。一年间,道路隔塞,粮馈不至。”《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外无应援,内乏粮储,势力孤絶。”⒉谓孤零,孤单无伴。唐 薛能《一叶落》诗:“无双浮水面,孤絶落关头。”宋 苏轼《壶中九华诗》:“念我 仇池 太孤絶,百金归买碧玲瓏。”清 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书怀》诗:“侧身天地本孤絶,矧乃气悍心肝淳。”⒊高峻;高耸。唐 顾况《弋阳溪中望仙人城》诗:“何草乏灵姿,无山不孤絶。”宋 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中
    • 17.
      宫观释义:道宫和道观的合称。 道教祀神、修炼和做法事的地方。宫观建筑大同小异,一般是前有山门、华表,山门内有正殿、陪殿,祀道教尊神。道教的日常宗教功课、做道场、开坛传戒、庆贺神仙诞辰等多在宫内进行。
    • 18.
      小瘪三释义:⒈方言。对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年轻游民的蔑称。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撞不好,还是一个‘马路巡阅使’的小瘪三。”茅盾《子夜》十六:“马路上的小瘪三,饭可以不吃,香烟屁股一定要抽。”⒉用作詈词或昵称。
    • 19.
      幡花释义:亦作“幡华”。供佛的幢幡彩花。唐 康骈《剧谈录·真身》:“坊市以繒綵结为龙凤象马之形,纸竹作僧佛鬼神之状,幡花幢盖之属。”《旧唐书·王缙传》:“代宗 七月望日於内道场造盂兰盆……是日,排仪仗,百僚序立於 光顺门 以俟之。幡花鼓舞,迎呼道路。”《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唯取内库彩物大造幡花,又出诸服玩,令僧散施贫乏以求福。”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济颠化缘疏》:“屋势压头,人难住足。神鬼将近于悲泣,幡华莫称于庄严。”
    • 20.
      幢幡释义:⒈旌旗之类。 仪仗或军事指挥所用。⒉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从头安宝珠的高大幢竿下垂,建于佛寺或道场之前。分言之则幢指竿柱,幡指所垂长帛。

道场(daoc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道场是什么意思 道场读音 怎么读 道场,拼音是dào chǎng,道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道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