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浯溪 浯溪的意思

浯溪

简体浯溪
繁体
拼音wú xī
注音ㄨˊ ㄒ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 ◎ 〔浯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xī, ◎ 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组词】:山溪。清溪。溪水。溪涧。溪谷。溪壑。

基本含义

形容水流湍急。

浯溪的意思

浯溪 [wú xī]

1. 溪水名。在湖南省祁阳县西南。唐诗人元结卜居于此,筑台建亭,台曰峿台,亭曰吾亭,与浯溪并称“三吾”。

3. 借指形胜之地。

浯溪 引证解释

⒈ 溪水名。在 湖南省 祁阳县 西南。 唐 诗人 元结 卜居于此,筑台建亭,台曰 峿台,亭曰 吾亭,与 浯溪 并称“三吾”。

唐 元结 《浯溪铭》序:“浯溪 在 湘水 之南,北匯于 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自命曰 浯溪。”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生平只説 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繫。”
清 钱谦益 《<吕季臣诗>序》:“浯溪 之士游於吾门者十餘人,皆怀文抱质,有 邹 鲁 儒学之风。”

⒉ 借指形胜之地。

清 陈维崧 《念奴娇》词:“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


浯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过不父释义:《左传·昭公二十年》:“君一过多矣,何信於谗?”杜预 注:“一过,纳 建 妻。”此谓 楚王 纳 太子建 妻,过错已很严重。后因用为典实,以“一过不父”指君父有过,失于父道。宋 杨万里《浯溪赋》:“观其一过不父,日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按,此指 唐玄宗 纳媳为妃事。
    • 2.
      三吾释义:唐 元结 有 浯溪、吾亭、峿台,合称三吾。
    • 3.
      倒盭释义:颠倒。清 顾炎武《<浯溪碑歌>序》:“工人不知碑自左方起,而以年月先之,遂倒盭不可读。”
    • 4.
      六嬖释义:谓 春秋 时 齐桓公 所宠幸的六个姬妾: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桓公 死,六姬之子争立,酿成 齐国 内乱。见《左传·僖公十七年》。宋 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大哉,管仲 之相 桓公 也……恨其不学道,不自诚意正身以刑其国,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 桓公 不王,而 孔子 小之。”宋 岳珂《桯史·馆娃浯溪》:“齐 有六嬖,威公 以兴,正而不譎,圣人称焉。”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三》:“不然,三归之卿,岂能禁六嬖之霸?”
    • 5.
      君人释义:⒈为人之君;统治人民。 《左传·隐公三年》:“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朕观古之王者,授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地。”⒉人君;国君。《战国策·燕策一》:“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周书·明帝纪》:“帝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人之量。”宋 岳珂《桯史·馆娃浯溪》:“夫沉湎以丧国,固君人之失道。”
    • 6.
      峿台释义:台名。 在 湖南 祁阳县 西南 浯溪 上,唐 元结 任 道州 刺史时筑,并撰有《峿台铭》云:“湘 渊清新,峿臺 陗崚。登臺长望,无远不尽。”
    • 7.
      恢张释义:张扬;扩展。晋 皇甫谧《<三都赋>序》:“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宋 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 尧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用为先。”清 顾炎武《浯溪碑歌》:“肃宗 起 灵武,国势重恢张。”章炳麟《哀江南》:“一省独立之权,恢张于各省,儼然 美利坚 之合众也。”
    • 8.
      拔戟成一队释义:谓自成一队独当一面。 比喻别具一格。语出《左传·襄公十年》:“狄虒弥 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櫓,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 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唐 皇甫湜《题浯溪石》诗:“於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
    • 9.
      水浒释义:水边。 《诗·大雅·緜》:“率西水滸,至於 岐 下。”毛 传:“滸,水厓也。”唐 王勃《九成宫颂》序:“获 秦 餘於故兆,地拟 林光;访 周 旧於遗风,山连水滸。”宋 杨万里《浯溪赋》:“乃蹟故步,还至水滸。”明 何景明《津市打鱼歌》:“野人无船住水滸,织竹为梁数如罟。”
    • 10.
      浯溪河乡释义:位于湖南省桃源县,民国时因湖南省祁阳县的浯溪而称浯溪乡。
    • 11.
      浯溪河释义:浯溪流经祁阳盆地,在祁阳县城南郊2公里处的古渡口流入湘江,这里溪水两侧和湘江的南岸五峰陡峭,古树茂盛,不管是唐朝的梓树,还是宋朝的柏树和元、明、清朝的松树、檀树,都是郁郁葱葱。
    • 12.
      浯溪石释义:唐 元结 作《大唐中兴颂》,铭刻在 浯溪 旁的石崖上,以歌颂 肃宗 的功德。后遂泛称铭刻勋绩的碑石为“浯溪石”。
    • 13.
      浯溪笔释义:唐 安史 之乱平定后,元结 作《大唐中兴颂》,由书法家 颜真卿 书写,刻在 浯溪 旁的石崖上,以歌颂 肃宗 的功德。后因称书写歌功颂德文章的笔为“浯溪笔”。
    • 14.
      王事释义:⒈王命差遣的公事。《诗·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晋 王讚《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宋 张孝祥《题朱元顺浯溪图》诗:“去年到 浯溪,王事有期程。”⒉特指朝聘、会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从王事,无成有终。”高亨 注:“从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赏,是无成有终。”《礼记·丧大记》:“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孙希旦 集解:“王事,谓朝聘、会盟、征伐之事。”《南史·刘悛传》:“刘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宋 周密《齐东野语·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殁王事
    • 15.
      电扫释义:⒈亦作“电埽”。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扫荡净尽。唐 元稹《苦雨》诗:“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清 郑燮《念奴娇·金陵怀古·周瑜宅》词:“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櫓云崩,旌旗电扫,熛射 江 流血。”⒉像内电划过。谓将事情迅速处理完毕。宋 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万卷星罗,千篇电扫,肯学穷儿事 楚 骚。”《宋史·钱勰传》:“﹝ 钱勰 ﹞復知 开封,临事益精…… 軾(苏軾)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⒊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消逝。宋 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五十年功如
    • 16.
      管籥释义:⒈亦作“筦籥”。两种乐器名。《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赵岐 注:“管,笙;籥,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荀子·乐论》:“竽笙簫和,筦籥发猛。”亦泛指乐器或音乐。宋 岳珂《桯史·馆娃浯溪》:“闻管籥者,民喜而相告。”清 陈维崧《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诗:“设帨九天喧管籥,穪觴七郡倾壶榼。”⒉锁匙。籥,通“钥”。《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脩键闭,慎管籥。”郑玄 注:“管籥,搏键器也。”孔颖达 疏:“以铁为之,似乐器之管籥,搢於鏁内以搏取其键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
    • 17.
      胜异释义:奇妙出众。唐 元结《<浯溪铭>序》:“浯溪 在 湘水 之南,北匯于 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宋 王禹偁《和张校书吴县厅前冬日双开牡丹歌》:“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夸胜异。”宋 沉括《梦溪笔谈·神奇》:“孝源 因感经像之胜异,施家财万餘緡,写佛经一,藏於 郢州 兴阳寺,特为严丽。”
    • 18.
      风概释义:⒈犹节操。《宋书·蔡兴宗传》:“兴宗 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奉宗姑,事寡嫂,养孤兄子,有闻於世。”清 黄宗羲《曹氏家录续略序》:“余在 浯溪 四年,钦其风概,肥遯之士盖庶几焉。”⒉风度气概。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王演 俗容仪,崔陵 小风概。”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信 有造 汉 之功,而母早物色之,观其却王孙数言,凛凛烈丈夫风概。”⒊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晋 世风概稍存;宋 齐 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

浯溪(wu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浯溪是什么意思 浯溪读音 怎么读 浯溪,拼音是wú xī,浯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浯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