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满 [kǎo mǎn]
1. 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
考满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
引宋 王溥 《唐会要·考上》:“开元 三年正月五日敕,内外官考满,所司预补替人,名为守闕,特宜禁断,纵后有闕,所由不得令上。”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四载》:“杨釗,贵妃 之从祖兄也……从军於 蜀,得 新都 尉;考满,不能自归。”
《宋史·选举志六》:“宋 初循旧制,文武常参官各以曹务闲剧为月限,考满即迁。”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姚广孝》:“及太孙就学,命设讲席於 文华殿 之东,復令 广孝 及翰林内阁诸臣侍焉。九年考满。”
国语词典
考满 [kǎo mǎn]
⒈ 一种明清时对官员的考察制度。旧时以三年为期,考察官吏政绩,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再结合地方政务繁简状况,作为评定和迁调的标准。
引《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好生侍养高堂,为兄的若不得罪于地方,到三年考满,又得相见。」
《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考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考吏释义:具有三考资格的吏员。 明 代吏员三年一考绩,六年再考,九年考满,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可以授官。《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凡有钱能干的,便到京中买个三考吏名色,钻谋好地方去做佐贰官出来,俗名唤做‘飞过海’。”
- 2.
升转释义:⒈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亦偏指提升。官阶自下而上叫升,同级平调叫转。《宋史·兵志十》:“积习既久,往往超躐升转,后名反居前列,高下不伦,甚失公平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在 上海 看了报,他这侍郎是才升转的。”⒉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宋 赵昇《朝野类要·故事》:“射于玉津御园,胜则有金带陞转官资之赏。”明 王琼《双溪杂记》:“外官必九年考满,论繁简陞转,此定制也。”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曹元埴、彭元瑞、沉初、董誥 学问俱优,因内廷有交办事件,不令考试,未得与诸臣一体陞转,着加恩
- 3.
周宣释义:即 周宣王。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周宣 之盛,亦讎大邦。”《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昔 周宣 惰千亩之礼,虢公 纳諫。”李善 注:“《国语》曰:宣王 即位,不藉千亩,虢文公 諫曰:‘夫民之大事在农。’”《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周宣 祈雨,珪璧斯罄。”刘良 注:“周宣王 大旱祈雨,罄尽珪璧於神明而雨不至。”明 张居正《考满谢手勅加恩疏》:“嘉乃丕绩,居然 虞 廷让美之风;惟公德明,蔼矣 周宣 毗贤之命。”
- 4.
夕惕朝干释义:语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谓终日勤勉谨慎,不敢懈怠。明 张居正《考满谢手敕加恩疏》:“日申月飭,特祖宗已試之規;夕惕朝乾,乃臣子本然之分。”参见“夕惕若厲”。
- 5.
摄官释义:⒈任职的谦词。 表示暂时代理。《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杨伯峻 注:“摄,代也。承乏亦谦词,表示某事由於缺乏人手,只能由自己承当。此固当时辞令。”晋 潘岳《<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南朝 梁 范云《古意赠王中书》:“摄官青琐闥,遥望凤皇池。”⒉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道协 周公,神交帝 唐。摄官从事,冕服端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州县官在任考满,即具关申送吏部格式,
- 6.
穵选释义:谓挖取他人的空缺,使自己提前选用。《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大凡吏员考满,依次选去,不知等上几年;若用了钱,穵选在别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这谓之‘飞过海’。”
- 7.
考满释义: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宋 王溥《唐会要·考上》:“开元 三年正月五日敕,内外官考满,所司预补替人,名为守闕,特宜禁断,纵后有闕,所由不得令上。”《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四载》:“杨釗,贵妃 之从祖兄也……从军於 蜀,得 新都 尉;考满,不能自归。”《宋史·选举志六》:“宋 初循旧制,文武常参官各以曹务闲剧为月限,考满即迁。”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姚广孝》:“及太孙就学,命设讲席於 文华殿 之东,復令 广孝 及翰林内阁诸臣侍焉。九年考满。”
- 8.
飞过海释义:⒈旧指官场中通过行贿,以提前做官的行径。《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大凡吏员考满,依次选去,不知等上几年;若用了钱,穵选在别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这谓之‘飞过海’。”清 李玉《人兽关·痴拟》:“拿了三千银子,到京营干,所有通州例、飞过海几条门路。”⒉指不按正常程序,超越当事人或当事部门办某一件事。《光明日报》27:“烟厂领导为把他拉入党内,在入党时,所在支部通不过,他们就用‘飞过海’的办法,拿到办公室支部讨论。”⒊指用进货和收入不入帐的手法,进行贪汚或偷税漏税。《解放日报》27:“不法资本家为了偷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