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归 三归的意思
sānguī

三归

简体三归
繁体三歸
拼音sān guī
注音ㄙㄢ ㄍ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guī,(1) 返回,回到本处。【组词】: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组词】:归还。物归原主。(3) 趋向,去往。【组词】:归附。众望所归。(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组词】:归并。归功。归咎。(5) 由,属于。【例句】:这事归我办。归属。(6) 结局。【例句】:归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组词】:九归。(8) 古代称女子出嫁。【例句】:“之子于归,宣其室家”。(9) 自首。

基本含义

指人们的思想、行为或情感完全归属于某个方面或对象。

三归的意思

三归 [sān guī]

1. 台观名。相传是管仲为自己修筑的。

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外国之君。——《史记·货殖列传序》

[Sangui terrace;]

三归 引证解释

⒈ 娶三姓女子。

《论语·八佾》:“管氏 有三归。”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
《汉书·地理志下》:“﹝ 管仲 ﹞身在陪臣而取三归。”
颜师古 注:“三归,三姓之女。”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七德八戒》:“管仲 之相 桓公 也……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 桓公 不王,而 孔子 小之。”
按,关于“三归”的解释尚有数说:(1)三处家庭。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一》:“所谓三归者,即从 管仲 言,谓 管仲 自朝而归,其家有三处也。”
(2)地名。指 管仲 之采邑。 《晏子春秋·内杂下二八》:“昔先君 桓公,有 管仲 恤劳 齐国,身老,赏之以 三归,泽及子孙。”
章炳麟 《封建考》:“管仲 让不忘上,而家有 三归 反坫。案《春秋》书‘城 小穀 ’,文不係 齐,则 管氏 亦比关内侯也。”
(3)台名。 汉 刘向 《说苑·善说》:“管仲 故筑 三归 之臺,以自伤於民。”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论语》:“《説苑》:‘ 管仲 筑 三归 之臺,以自伤於民。’﹝ 朱熹 ﹞《集註》取之。”
(4)指按常例缴纳给公家的市租。 清 郭嵩焘 《释三归》:“此盖《管子》九府轻重之法,当就《管子》书求之。 《山至数》篇曰:‘则民之三有归於上矣。’三归之名,实本於此。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

⒉ 亦作“三皈”。佛教语。指皈依佛、法、僧三宝。即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

晋 法显 《佛国记》:“弥勒 出世,初转法轮时,先度 释迦 遗法弟子、出家人及受三归五戒斋法供养三宝者。”
《魏书·释老志》:“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谓之三归,若君子之三畏也。”
唐 高宗 《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但愿你受着五戒三皈,説甚么琛縭金翠。”


国语词典

三归 [sān guī]

三归说法不一,有三种:(1)​娶三姓的女子。句下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妇人谓嫁曰归。」(2)​三归台。汉·刘向(3)​地名。

《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
《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
《说苑·善说》:「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

⒉ 佛教上指三归依。参见「三归依」条。

《水浒传·第四回》:「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依三宝,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


三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皈释义:见“三归”。
    • 2.
      僭上释义:谓越分冒用尊者的仪制或宫室、器物等。 《汉书·食货志上》:“宗室有土,公郷大夫以下争於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穰侯 之富,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清史稿·爱新觉罗硕託传》:“四年,坐僭上越分,降辅国公。”
    • 3.
      六嬖释义:谓 春秋 时 齐桓公 所宠幸的六个姬妾: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桓公 死,六姬之子争立,酿成 齐国 内乱。见《左传·僖公十七年》。宋 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大哉,管仲 之相 桓公 也……恨其不学道,不自诚意正身以刑其国,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 桓公 不王,而 孔子 小之。”宋 岳珂《桯史·馆娃浯溪》:“齐 有六嬖,威公 以兴,正而不譎,圣人称焉。”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三》:“不然,三归之卿,岂能禁六嬖之霸?”
    • 4.
      冰纨释义:⒈洁白的细绢。《汉书·地理志下》:“后十四世,桓公 用 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紈綺绣纯丽之物。”颜师古 注:“冰谓布帛之细,其色鲜絜如冰者也。紈,素也。”唐 许敬宗《麦秋赋》:“非甘泉而涤景,异寒气而浮凉。却冰紈於宝笥,屏珍簟於披香。”清 吴伟业《宫扇》诗:“玳瑁帘开南内宴,沉香匣啟西川扇。蝉翼描来云母轻,冰紈製就天孙艳。”⒉代指绢制的团扇。宋 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节贴子词·皇帝阁》:“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紈。”明 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四折:“那时匆匆
    • 5.
      刀砧释义:⒈亦作“刀碪”。亦作“刀枮”。刀和砧板。指宰割工具。《大集经·三归龙济品》:“寧以胜利好刀枮,而自臠切其身肉。”《英烈传》第十一回:“太祖 説:‘刀砧各用,鼎鏊不同,吾择所宜而用之。’”清 曾国藩《林君殉难碑记》:“胡古胡今,强吞弱伏,佞者刀碪,訥者鱼肉。”⒉借指宰杀。清 陆长春《香饮楼宾谈·黿将军托生》:“我黿将军也,前蒙君惠,得免刀碪,今又悬我市中,乞救我。”
    • 6.
      安昌释义:⒈安定昌盛。汉 焦赣《易林·大有之蛊》:“与福上天,天下安昌。”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无常安之家,无常治之民,得贤则安昌,失贤则危亡,自古迄今,未有不然者也。”⒉指 汉 安昌侯 张禹。《汉书·张禹传》:“河平 四年代 王商 为丞相,封 安昌侯 …… 禹 性习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穰侯 之富,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宋 刘克庄《沁园春》词:“富有图书,贫无釵泽,不似 安昌 列后堂。”
    • 7.
      贳贷释义:⒈借贷。 《史记·平準书》:“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宋 叶适《梁父吟》诗序:“当幼孤之际,不洁其名;处富贵之隆,不安其利。伊尹、周公,盖庶几焉;岂与 管仲 能合诸侯则三归反坫,萧何 保 关 陇 乃赖田宅貰贷以自污比哉!”清 张惠言《先妣事略》:“比日昳,乃貰贷得米,为粥而食。”⒉赦免;宽纵。章炳麟《訄书·刑官》:“自夫人以下,皆行其罚,而国君独貰贷乎?”

三归(sang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归是什么意思 三归读音 怎么读 三归,拼音是sān guī,三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