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惊释义:古代用兵,三度耀威示武使敌惊惧,谓之“三惊”。
- 2.
上敬下和释义:书信 古代用于书信结尾的敬语或谦词,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
- 3.
两服释义:古代用四匹马牵引的车驾,中间夹着车辕的两马称为两服。
- 4.
中璋释义:⒈古代天子灌祭山川用的一种玉器。⒉古代用以发兵的一种玉制符节。
- 5.
丹秫释义:古代用作染料的赤粟。
- 6.
丹羽释义:⒈赤色的羽毛。 古代用以装饰旌旗或车盖。⒉指赤乌的羽毛。古代以赤乌为祥瑞之鸟。
- 7.
九股索释义:一种粗大结实的绳索,古代用作套敌人的武器。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九股索,红棉套,漫头便起。”
- 8.
云都赤释义:蒙古 语音译。 意为带刀的人,元 代用以名皇帝的侍卫官。
- 9.
五方旗释义:古代用青、赤、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旗帜。常用于军中,相传为 黄帝 所设。
- 10.
五牲释义:⒈古代用作祭品的五种动物。即牛、羊、豕、犬、鸡。《左传·昭公十一年》:“五牲不相为用。”杜预 注:“五牲:牛、羊、豕、犬、鸡。”《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成五穀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帝游 洛水 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⒉指麋、鹿、麏、狼、兔。《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杜预 注:“麋、鹿、麏、狼、兔。”
- 11.
亡阴亡阳释义:古代用来形容手足冷、冒冷汗现象。
- 12.
人牺释义:古代用作祭祀的人,谓之人牺。
- 13.
人造革释义:也叫合成革。类似皮革的塑料制品。一般是将混有添加剂的合成树脂(聚氯乙烯等)涂在织物表面,再经加热等处理制成。可作皮革的代用品。
- 14.
代匮释义:谓匮乏时取以代用。《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 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匱。’言备之不可以已也。”孔颖达 疏:“蒯与菅连,亦菅之类……并可代丝麻之乏,故云无弃也。”宋 刘攽《知襄州谢上表》:“绍庭之初,方勤心於陟降;思皇之际,亦代匱於细微。”宋 陈善《扪虱新话·天下无定境亦无定论》:“此心在焉,则菅蒯不可以代匱,糟糠不可以下堂,是未尝有正色也。”
- 15.
代用释义:用性能相近或相同的东西代替原用的东西:代用品。代用材料。
- 16.
代用品释义:可以代替原用东西的、性能相近或相同的东西,如代乳粉就是奶的代用品。
- 17.
伐檀释义: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 18.
便面释义: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
- 19.
俪皮释义:成对的鹿皮。 古代用为聘问、酬谢或定婚的礼物。
- 20.
元龟释义:⒈大龟。 古代用于占卜。⒉借指谋士。⒊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⒋汉王莽时货币。龟宝四品(元龟、公龟、侯龟、子龟)之一。